《梵蒂岡圖書館藏中國傳統古籍善本總目提要》出版


《梵蒂岡圖書館藏中國傳統古籍善本總目提要》

謝輝  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定價: 75.00元

ISBN:978-7-5711-2912-5

 

梵蒂岡圖書館(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為歐洲收藏漢籍最為豐富的圖書館之一。據該館統計,其所藏1911年之前的中文文獻約2000部(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傳教士或研究西學的中國士人撰寫,旨在闡明西方歷史、宗教、文學、科學的著作。但除此之外,該館還收藏有一批中國傳統經史子集範圍內的漢籍,學界則較少關注。本書即採用“目錄”與“提要”兩種形式,對該館早期入藏的中國傳統古籍作全面描述。具體內容如下:

目錄部分,著錄中國傳統古籍355部。所收錄的典籍,限定在中國傳統的四部文獻範圍內,酌收少量滿文、蒙文等少數民族文字文獻及碑帖、印譜。不收地圖、版畫、繪畫等文獻。亦不收西學文獻。分類方面,採用經、史、子、集、類叢五部分類法,二級類目在《中國古籍總目》的基礎上略作調整,酌設少量三、四級類目。著錄項方面,包括索書號、書名、卷數、作者、版本、函冊數、版式行款、刻工牌記、鈐印批注、序跋情況,力求詳盡。可考者著錄其進入梵蒂岡之前的舊藏家。部分典籍之版本、來源等需要加以進一步說明,則另附按語。下文“提要”部分已有詳細提要者,僅於此部分保留書名、作者、版本、來源,其餘信息從略。

提要部分,在前述355部中國傳統古籍中,選擇60部,每部撰寫詳細提要一篇。入選的標準是:或為稀見之本,或刊刻較早,或被《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重要目錄著錄,或經中外學者收藏批注,特別是帶有較多漢學家西文批注之本。分類編排方式與“目錄”相同。提要內容方面,包括各書之作者生平、成書過程、主要內容、價值特點、版本描述,以及與其他版本的對比考察。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收錄典籍的範圍,限定於1922年伯希和所編《梵蒂岡圖書館所藏漢文寫本和印本書籍簡明目錄》中著錄的著作。此目錄編成之後,梵蒂岡還有一次大規模的漢籍入藏,即羅馬大學華嘉(Giovanni Vacca,1872-1953)教授去世之後,其藏書被轉讓給梵蒂岡。其藏品數量很多,且大都是中國傳統古籍,但多為清末民初的常見版本,不足以稱為“善本”,故不再收錄。

本書之特點和價值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為第一部梵蒂岡圖書館早期入藏中國傳統古籍的專門目錄。此前的伯希和目錄,是將該館的中國傳統古籍與西學典籍、傳教士手稿、輿圖星圖等和中國相關的文獻混編一處。本書則將其中的中國傳統古籍部分離析出來,單獨著錄,從而首次摸清了此部分典籍的數量和基本情況。

第二,著錄的詳細程度大大提高。伯希和目錄僅有書名、作者等基本信息,版本、卷冊數、版式、行款等著錄項多有缺略,已有之著錄項亦多不規範。本書則著錄項齊備規範,且詳載各書的序跋、批注、鈐印等情況,較一般的館藏目錄詳盡很多。

第三,以目驗原書為基礎,確保著錄信息的準確性。本目錄所著錄典籍的信息,全部為查閱原書或電子版所得,能夠保證其準確性,並糾正了伯希和目錄著錄的一些錯誤。

第四,版本鑒定較為精細。通過廣泛查閱國內外圖書館的相關藏本,並與梵蒂岡藏本加以比對,本目錄著錄的版本,相當一部分都精確到了印次,而非僅據序跋牌記泛泛著錄之。此點領先於目前出版的大部分古籍目錄。

第五,注明某書進入梵蒂岡之前的舊藏家,為本目錄之一大特色。特別是梵蒂岡藏中國傳統古籍的大部分,都是由法國傳教士傅聖澤帶回。本目錄通過考察各種傅氏藏書目錄,以及英國國家圖書館現藏傅氏舊藏的情況,盡量將梵蒂岡藏書中的傅氏舊藏分辨出來,為研究漢籍西傳提供線索。

第六,本書中的六十篇提要,相當於對六十部中國傳統古籍的專題研究,所論述者不限於梵蒂岡藏本的情況,還包括該書的作者考證、內容介紹、刊刻流傳、其他版本等。本書的目錄部分,也並非僅有簡單客觀信息著錄,大部分都附有詳略不等的按語。這些撰寫了專門提要和按語的典籍,相當一部分此前並無人研究過。從這一角度而言,本目錄對於推進這些典籍的深入研究,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作者簡介

謝輝,內蒙古海拉爾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學術史、海外漢籍。著有《元代朱子易學研究史》,點校整理《明清之際西學漢籍序跋目錄集》,參與編纂《梵蒂岡圖書館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獻叢刊》《歐洲藏漢籍目錄叢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