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傳播與文化遺產》集刊徵稿啓事

《古籍傳播與文化遺產》集刊徵稿啓事

《古籍傳播與文化遺產》集刊由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華文出版社、北京印刷學院主辦。北京印刷學院古籍傳播與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組稿,華文出版社負責出版發行。季刊。除紙質出版物外,本集刊將於2026年起推出電子刊物。

本刊宗旨:激活中華古籍的文化傳播力,築牢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學術根基,為古籍傳播研究與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業人才構建深度交流的陣地。

欄目設置:

正聲宏論:大家方家之論述。

縹緗聚珍:關注古籍的典藏、保護、修復。

校讎稽古:古籍的校勘與研究。

活化傳承:著眼於古籍出版與數字化開發的最新研究成果。

域外琳琅:海外漢學古籍研究及中華經典外譯。

砥室藏文:世界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翰墨新聲:古籍整理與傳播學、考古學、文化遺產學等相關學科的融合發展,以及科技賦能、文旅文創等研究。

琅苑薪傳:學人、出版人口述實錄。

敬希廣大古籍與文化遺產領域研究者垂注並賜稿!

稿件要求

1.來稿須緊扣欄目主題,選題具有學術價值或實踐意義,觀點明確,論據充分,史料翔實,邏輯嚴謹。

2.稿件必須為原創文章,若有學術不端行為,一經發現,將被列入集刊作者誠信黑名單。

3.固定欄目篇幅一般在6000字,非固定欄目及特約稿件不受此限制。

4.來稿須符合「齊、清、定」的標準,文章要件應包括:標題(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100-300字)、關鍵詞(中英文,3-5個)、正文、作者簡介、署名單位、課題信息、注釋信息、參考文獻等。來稿引文及注釋應準確、詳細。

5.來稿版式應清晰美觀,請勿使用過大或過小字號,標題:華文中宋二號字、正文:宋體四號字、引文:仿宋小四號字。WORD標準版式即可,無須分欄。

6.注釋及參考文獻採用篇末注的形式,均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號表示(即①②③……),並按照如下格式標注:

作者+書名(如為叢書,需列明叢書信息)/篇名+出版單位(含版印次)/原刊信息(含刊發時間、卷、期等)+頁碼。

7.來稿請在文後提供作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郵寄地址、郵政編碼、電子郵箱、電話號碼。

8.除文獻綜述外,本集刊不接受濫用工具和技術直接生成或改寫的文章。

投稿注意事項

1. 投稿郵箱:gjcbywhyc@163.com,郵件標題請注明聯繫人和文章題目,附件一般為可編輯的WORD文件;若文中有圖片,請在附件中單獨打包發送圖片。

2. 來稿將在2個月內得到錄用或退稿答復;如無答復,可直接向聯繫人咨詢。

3. 來稿一般採用雙向匿名外審制度,本刊將為作者保守個人信息。

4. 本刊因經費有限,投稿不另行支付稿酬。來稿一經刊用,出版後寄贈樣書2冊。

5. 本集刊擁有來稿的編輯權、匯編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發行權等權利。所有來稿凡經本集刊採用,作者如無特殊聲明,即視作同意授權本集刊及合作期刊數據庫等平台進行信息網絡傳播及發行。作者如不同意以上安排,請在來稿時聲明。

聯繫人:王老師  劉老師

聯繫電話:010-59970707

地址:北京市豐台區右外西路2號院華文出版社

郵編:100069

《古籍傳播與文化遺產》編委會

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