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杭州西湖的導遊書 --說《西湖志摘粹補遺奚囊便覽》

明代杭州西湖的導遊書

--說《西湖志摘粹補遺奚囊便覽》

沈津

都說杭州是天堂,西湖更是天堂中的明珠,倒也是,東坡就有膾炙人口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城,錢塘、湧金、清波諸門,城垣如帶,隨山麓起伏,允為西湖的東方屏障。各處景點,花港觀魚、曲院風荷、蘇堤春曉、柳浪聞鳶、三潭印月、南屏晚鐘、斷橋殘雪等,真是如前人所贊的濃施新雨,淡抹晚晴,湖水一泓,宛在中沚。如若遠望,只見峰峰爭出,如美人臨鏡理妝,天然畫本竟如此之妙。所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山色湖光,任我把玩也。

我去過杭州多次,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三次是陪先師顧廷龍先生去的,記得有一次陪顧師沿西湖邊上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當時因羅馬尼亞的總統齊奧塞斯庫到杭訪問,有些路段交通管制,沒有車子可乘,我們兩人只得慢慢走回招待所。八十年代的兩次是為工作專程去的,其中一次是去某大學圖書館,看十來種抄本、稿本,以定其真贋。去年和今年也去轉了轉,可惜因為時間短暫,故湖上勝跡,多半未游。

寰宇之內,稱佳山水者多多,而世所羨慕而顯著者,莫過於西湖。明清兩代關於西湖的書,我翻過好幾本,最早的是明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明嘉靖二十六年嚴寬刻本)。


但我覺得在「哈佛燕京」看到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刻本《西湖志摘粹補遺奚囊便覽》十二卷最有意思。

《便覽》是明代高應科所撰,四冊,題「武林高應科摘略;東嘉陳有孚校正」。前有萬曆三十二年(1604)朱敬循序、萬曆二十八年(1600)高應科序、萬曆二十九年(1601)宋應昌序。凡例十則。有圖。


高應科是位沒有功名,也沒有名氣的布衣,字志賢,號玉陽,又號武林山人,浙江武林人。他的履歷幾乎不為人知,從別人的序里僅知道他嘉樂山水,雅好纂述。其對西湖之痴迷,可見其序,有云,「余幼業儒,中道棄去,私心竊響慕焉。家故鄰湖山而樂之,時與騷人墨士窮睞極盻,吊古訪今,備錄士大夫撰記。因念學憲田公志西湖以來,屢梓汗漫,新跡愈增,若錢武肅、朱紫陽、洪忠宣、孫忠烈、陳方伯、阮中丞、龐侍御、王彭兩公之並建,前此皆未悉,而暨諸增烯,不可無識。遂忘其固陋,摘取前要,採集後遺,釐為一十二卷,俟同志者覽焉。」

《便覽》錄西湖之勝,志在為遊覽者便,因此可以視為當時的西湖通俗遊覽書。據書序可知,此乃應科取《西湖遊覽志》相與探討而彙輯之作,前後凡數年,其詞則減昔之十七,其跡則增今之十三,又益以後人所作詩詞,每句分斷,並於巖穴間搜隱葺微,取前志而略之,以今時所關重者再為參補,其事該,其理核,其篇什臚列,令人有風雅之思。至於闡隗公之幽潛,躋翊忠之崇祀,其倡義尤卓犖。

大凡明清遊覽一類的書,多有圖,便於讀者閱覽之時如人山林之勝。去過杭州遊覽的人都知道,如徘徊景點,徜徉水光山色畫圖中,卻不詳其史蹟,猶讀書而不求甚解,看個熱鬧而已。此《便覽》前有浙江省城圖、湖山一覽圖、孤山六橋圖、龍王祠、昭慶大佛圖、靈隱天竺圖、煙霞龍井圖、淨寺虎跑圖、浙江看潮圖、吳山十廟圖、岳武穆王像、萬世罪人圖、萬古忠義圖、忠孝祠圖、翼忠祠圖等,景觀數處,縮成一紙,真叫一目瞭然。卷一為西湖總敘略、名賢吟詠;卷二孤山勝跡;卷三至六北山勝跡;卷七至十南山勝跡;卷十一、十二為吳山勝跡。

凡例有云:「舊志將已廢祠字莊園概與見在者同列,恐按圖索驥者不能一一有據,今唯舉見在者大書,已廢者細書,庶不遺其古蹟而亦有所分別雲。」「湖志舊圖雖備,似亦素亂無序,使遊覽者罔知次第。予今按地為圖,則湖山諸勝一覽輒盡,即蹤跡未遍者,而目中恍然已得湖山趣矣。」

南宋時的杭州,正是坐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上自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在旖旎的西子湖邊演出了無數故事。我對書中的「雷峰塔」特感興趣,那是因為我曾研究過雷峰塔中散出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雖《便覽》卷七有之,然文字甚簡略,蓋作者不能預見三百年後之一九二四年雷峰塔圮事也。而「岳王廟」則極詳,有四頁半之多,看著那岳王像及四奸鐵像,又油然想起「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聯句。總之,若按圖索驥,有的放矢,對於生活在明末的遊覽者來說,本書不啻為最佳臥游之本也。


是本有扉頁,刊「西湖志。高玉陽先生輯。畫圖便覽。內附名賢題詠。西湖名勝甲於天下,向有學憲叔禾田公志書,世遠事殊,名實多舛。仁邑玉陽高先生,性持風教,情娛山水,歷涉之暇,考核詳明,輯成便覽一書,展卷而觀,了如指掌,誠勝游之一助雲。武林在茲堂主人漫識」。


本書有刻工,為黃汝治、黃尚中、黃應光、吳元蘭。又,卷十二末刻「錢塘郭志學寫」;「湖山一覽圖」為武林吳嘉寫、新安黃尚中鐫;「岳武穆王像」為新安汪極寫、吳元蘭鐫;「萬古精忠」圖的刻工為黃應光。這些刻工都是徽派的,郭志學寫過的書,我還見過兩種:一為《春秋貫玉》(明萬曆三十四年史繼辰浙江刻本);一為《晉二俊文集》(明萬曆天啓間新安汪氏刻《漢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本)。黃應光是歙縣虯村人,名刻工,曾刻過《陳眉公精選點板昆調十部集樂府先春》、《元曲選》、《李卓吾評玉匣記》、《李卓吾評琵琶記》等十餘種。

書名作「奚囊」者,蓋指詩囊也。《唐文粹》卷九十九李商隱李賀小傳:「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取名如此,亦有激勵士人創作之意。

西湖的書,有所謂集大成者,即二〇〇四年杭州出版社出版的《西湖文獻集成》,三十巨冊,幾乎把有關西湖的書和文都收羅在一起了,這對研究者來說,大有裨益。然而粗粗一翻,在「明代史志西湖文獻專輯」中,專書僅收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及《志余》、俞思衝《西湖志類鈔》、張岱《西湖夢尋》等,而《西湖志摘粹補遺奚囊便覽》不在其中。或編者以為此書並不重要,抑或編者根本未見?無論怎麼說,此《便覽》較之《遊覽志》、《類鈔》、《夢尋》還是有不同之處。以此看來,《西湖文獻集成》亦可謂美而未備者矣。

「哈佛燕京」的這部書,見於《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故知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中山圖書館、蘇州市圖書館等六館有藏。另美國國會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亦有人藏。按,國會館、葛思德館所藏無序,但有萬曆二十七年孫大中踐、萬曆二十八年孔聞音、黃秉中、徐有恆跋。此哈佛本則有序無跋。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