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白錄

飛白錄

沈津

星期六的上午,像往常一樣,仍去圈書館的普通書庫看書,一口氣翻了近百部線裝書,呵,居然又找到兩部可以作為「善本」的書(這是附帶的,並非著意去找)。善本的標準是按照哈佛燕京圖書館過去定下來的,即乾隆及乾隆以前的刻本,或是乾隆以後所刻的校為難得的本子。



這兩部書是《淮關統志》和《飛白錄》。《淮關統志》十四卷,清伊齡阿、吳霦纂修。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准關刻本。六冊。國內僅北京國家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入藏,流傳不多。而《飛白錄》是一部關涉書法的專著,二卷,清陸紹曾、張燕昌輯。清嘉慶九年(1804)海鹽黃氏擘荔軒刻本。將此書略加細翻,倒還有些意思。



《飛白錄》,是講書法中「飛白體」的書,僅二冊。半葉九行十九子,四周雙邊,黑口,雙魚尾。書口下刻「擘荔軒」。題「吳趨陸紹曾海鹽張燕昌同輯同里黃錫蕃參訂」。前有嘉慶九年劉星高序。《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北京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人藏。傳世亦不廣。

飛白書相傳始於後漢蔡邕,為漢字書體之一種,筆畫中有絲絲露白,似枯筆所寫。據唐張懷瓘《書斷》記載,靈帝熹平時,詔邕作《聖皇篇》成,詣鴻都門,時方修飾,見役人以堊帚成字,甚悅,歸而作飛白書。宋黃伯思《東觀餘論》云,「取其若絲髮處謂之白,其勢飛舉謂之飛」,故名。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云:「飛白本是官殿題八分之輕者,全用措法。」想寫飛白者當需特殊之筆,除堊帚(粉刷牆壁的用具)外,或以木,或以氈,或以散毫,據云近時有用竹片作白者。

自邕後,代有傳人,且見於前人著錄者甚多,然未有彙為專書以資考證者。此《飛白錄》搜輯頗詳,自漢迄清,凡古今人之工飛白書者大致盡於是。為漢二、魏一、吳三、晉九、宋一、齊四、梁五、隋一、唐十七、宋三十五、金一、元二、明九、清十二,共一百零二人。所引之書,皆注所出。陸紹曾、張燕昌所附按語,各署其名,體例也善,間有考訂,

書的作者陸紹曾,字貫夫,號白齋,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嘗得白玉蟾像,懸之齋中,因號白齋。工篆隸書,尤善蠅頭細書,晚年好飛白。精於賞鑒,平生所見書畫碑帖,皆為抄錄成編,曰《續鐵網珊瑚》,並作小楷書,其精勤於翰墨如此。家道中落,往往攜所作書畫入市,得資可供數日餐,則鍵戶不復出,資罄復入市。又有《不惑編》、《游杭書畫錄》、《刻碑姓名錄》等。《書人輯略》卷七有傳。

另一位張燕昌,字芑堂,號文漁、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幼從朱笠亭。天資額敏,讀書日記千言,過目輒成誦。長而蜚聲黌序,品學粹然。乾隆四十二年(1777)優貢生,舉孝廉方正。性好金石,自周彝漢鼎禹碣宣鼓,以及近代高人韻士之遺刻,殫心蒐羅,不遺餘力,嗜古甚深,善八分、行楷書,倫然越俗,別有意趣。又工白,飄逸有神,古致磊落。寫蘭得陳古白意,也善山水人物,篆刻為丁龍泓高弟。又有《續鴛鴦湖棹歌》、《金石契》、《石鼓文存》等。《書林藻鑒》、《清畫家詩史》、《續印人傳》有傳。

劉星高序有作者編撰此書之大旨,云:「海鹽黃椒升先生究心博雅,與其同里張文漁先生、吳趨陸白齋先生並以白擅名。慮好古者不能盡法師承,愛廣為搜輯,自中郎至今若干人,序其世次,若譜系焉。上而帝王,下而卿相,以及草之士,凡見於鑒史及各家詩文集錄者,悉以登記,闕者仍之,或加以按,而各署其名。蓋古今之人能、人妙、入神者,皆載是書,標其名日‘飛白錄’,務紀實也。今而後,同志之士得是編而展玩之,並神壹志,以求其工,將握管而飛,則亦如風之遇雲,波之遇風,且並知自古及今,其為雲也凡幾,其為波也凡幾,無不可悉而數也。」

此本有扉葉,刻「飛白錄 嘉慶九年鎊 擊荔軒藏板」,卷上及卷下後均有牌記,刻「嘉慶甲於年海鹽黃氏校刊於三山官捨之擘荔軒」。此黃氏即黃錫蕃。後附張燕昌《論飛帛》一篇。錫蕃,字晉康,號椒升,浙江海鹽人,錢大昕弟子。精鑒賞,工八分書,擅篆刻,尤好蓄古印。黃錫蕃於嘉慶三年(1798)應京兆試,五年,以布政司都事至福建,署上杭縣典史,十年後辭疾歸。此書之刊刻,當為黃錫蕃閩中所為,擘荔軒應在官舍中。

按,民國沈光瑩輯《靜園叢書》(1918年排印本)中收有《飛白錄》。現代學者中研究飛白最有成績者推容庚先生,容先生於四十年代對中國罕見字體尤多留意,曾著《鳥書考》,1947年又撰《飛白考》,並以飛白書二十一家補《飛白錄》之不及。容文見《容庚文集》。

此書為徐乃昌舊藏,書中鈐印有「積學齋徐乃昌藏書」、「南陵徐乃昌校勤經籍記」、「積條秘笈識者寶之」三印可證。按,徐乃昌字積餘,安徽南陵人,熟精簿錄之學。繆荃孫曾云,徐氏「學問淹雅,收藏富有,冠冕江南」。光緒十四年(1888),繆與徐相晤於北京琉璃廠書肆,徐談及經籍目錄,如瓶瀉水,致繆大有「余心佩焉」之概。徐氏藏書甚多,據云有百三十二箱,約數千種。1946年徐卒,諸子分析遺書,後多散諸書肆,此《飛白錄》是其一也,後為「哈佛燕京」購得。

2007/12/10 初稿

2008/9/16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