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園序跋集錄後記
涉園序跋集錄後記
顧廷龍
菊生光生耆年碩德,經濟文章,並爲世重。餘事致力目錄、校勘之學,而尤以流通古籍爲已任。數十年來鉅編之輯印,孤本賴以不絕,其嘉惠後學,實非淺尠。綜覽先生行事,忠信篤敬,識膽具備,宜發爲文章,詞意並茂,語無空泛,洵足以信今而傳後。生平所爲詩文,如論政、宣教、碑記、序跋諸作 散布簡策,薈萃有待。方今倡導百家爭鳴之際,科學研究,欣欣向榮。舉凡先生校印群籍,早播士林,讀者于所撰各書跋文,咸謂探赜索隱,啓發攸資。徒以分隸卷末,檢閱不易。因謀之古典文學出版趾輯為專集,以貽來者。竊謂校響之學,自漢劉氏向、歆父子導夫先路,千載而下,文字形體之變遷,傅寫摹刻之訛譌,遞演益形紛繁,自非殫見恰聞,無能爲之疏通證明。先生既創建涵芬樓,廣蒐善本,間復留意鄉邦交獻,及先世遺澤,專精畢力於丹黃楮墨間,積累蘊蓄,傾吐心得於題跋文辭中,往往發前人所未發。方諸前賢如義門、抱經、蕘圃、千里輩無以過之。抑且訪書南北,留珍海外,過眼琳瑯,會神應手,尤宣徵引衆說,闡幽發微,拾遺補闕,洞中要竅,此更前賢所未逮。文字之福,金石同壽,盛世元音,胡可廢乎!先生乘賦特厚,神明強固。曩歲承命佐理校印涵芬樓燼餘書錄時,病偏左未久,掩仰床第,每憶舊作,輒口授指畫,如某篇某句有誤,應如何修正,又如某書某刻優劣所在,歷歷如繪。蓋其博聞強識,雖數十年如一日,此豈常人所能企及,謂非耄耋期頤之微而何?猶憶抗戰期間,先生與葉丈揆初等舉辦合眾圖書馆,艱雞經始,勵志不渝,涉園藏篋,溉澤群英,即今上海市歷史交獻圖書館之創基,先河之功,為不可及也。廷龍辱招編摩,主館有年,杖履親承,益我良多。名山盛業。蘄昭方來。今年十月卅一日,即農歷九月廿八日,爲先生九十攬揆良辰,值館業之鼎新,慶嵩嶽之無疆,僅掇拾宏緒,壽諸墨版。聊申介祝,藉志景仰云爾。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六年十二月後學顧廷龍
跋
王雲五
涉園者,海鹽張菊生先生元濟之書齋也。揣其命名之意,殆謂涉水未深,自謙其爲學之膚淺;實則菊老於舊學無不深究,尤以版本校勘爲最,於新學亦無不博通,故其處世致用之方,多令科學化也。菊老世代書香,家學淵深有自。自宋張九成以迄清末,科第迭出。菊老甫逾弱冠,即入詞林。散館後,考入彼時總館外交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於國際局勢瞭如指掌,任職京華時,即提倡革新,首先就革除纏足漏俗,解放婦女,大疾呼聲,爲彼時士夫所未嘗道及;故其對維新之號召,遠在康梁以前。及戊成維新矢敗,康梁亡命海外,六君子授首市曹以後,菊老竟被牽累,革職永不叙用。於是撲被南下,道出上海,爲南洋公學所禮羅,聘任中文總教習,與西文總教習美人福開森博士甚相得,相約交換語文學識。不數年菊老已能以英文撰文交談,不讓英文專家矣。
彼時商務印書館由美華書館職工四人發起創業,其始甚著成績,越數年後,終以非讀書人營出版業,未能繼續進展,於是其發起人之一夏君堅勸菊老加入主持編輯大政,經菊老同意後,首設編譯所,除國語重要教科參考圖書外,別設涵芬樓爲編譯所參考資料館。二十餘年搜羅中外圖籍,爲全國之冠,其中善本尤多,冠於全國。自民國四年起,景印善本叢書,以期大衆化。其最早而最著稱者爲四部叢刋正編,都六千四百九十九卷,訂爲四百四十冊,其中無一非宋元舊槧或後代精印精校者,而出自涵芬樓所藏者約占半數,餘則分向海內藏書家三十餘處徵集,蔚爲善本之大成。
自時厥後,菊老繼續廣搜善本,妥爲編輯,付諸景印。迄於大陸淪陷,都三百三十餘種。每書皆由菊老就其專精版本學之長才,一一加以考證。茲經同人依四部次序,集其所爲序跋三百餘篇,彙刊爲一冊,顏曰「涉園序跋集錄」,讀此不僅可知菊老在其直接間接主持本館之下所刋行之善本,且可藉此獲得版本學之精要也。
余於民國十年以後進加入本館,爲第三任編譯所所長,漸與菊老爲忘年交,無話不談。菊老平素撝謙逾恆,一日笑語余曰:「余平素對版本學不願以第二人自居,茲以遠離善本圖書薈萃之故都,或不免稍遜傅沅叔(增湘)矣」。即此一語,可知其對版本學自信之造詣。余於跋涉園序跋集錄之末,謹贊一言;以留鴻爪。
中華民國六十有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九二叟王雲五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