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函鴻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前言

琅函鴻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前言


宋代是我國雕版印刷的興盛時期,呈現官、私、坊刻並舉的局面,刻書規模之巨,數量之大,前所未有,並湧現衆多校勘精審、刻印考究、地域風格獨特的瑰奇之作,如百花鬥妍,燦爛奪目。千載而下,歷朝刻書每以為楷模仿而效之,終若江河萬里,望洋而嘆,堪與媲美者幾稀。


《長短經》九卷

唐•趙蕤撰 北宋刻本 八冊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一卷

宋•張栻撰 宋刻本 一冊

雕版印刷之勃興,在推助兩宋人文、科技領域取得高度文明成就的同時,直接導致圖書流傳以寫本為主要載體歷史的終結。而伴隨興替盛衰,唐五代以前的寫本大多亡佚,宋刻本遂成為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第一手文獻,彌足珍貴。如果說明初以前,人們或視宋本為尋常之物,那麼到了明代中後期,宋本因日趨稀見而文物價值凸顯,世人爭相收藏、傳抄、翻刻之餘,市場更出現假造仿冒之作,於是鑒定版本之學應然而生。也正從那時起,公私藏書地位之高低,往往以收貯宋本之多寡作衡量,其風氣所及,直至今日,可謂舊曲不曾離口,餘音依然繞梁。


王建詩集 十卷

唐 王建撰 宋臨安府陳解元宅刻本 四冊


三蘇先生文粹 七十卷

宋•蘇洵 蘇軾 蘇轍撰 宋 婺州刻本

上海圖書館所藏宋本頗伙,屬於國家一級文物者即二百餘部,其種類之豐、品質之精,如行山陰道上,令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值茲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蓬勃展開、上海世界博覽會成功舉辦,慨然萃選六十種大致反映宋代刻書面貌的孤本秘笈,作本館首次以宋本為專題的展覽,既有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用饗海內外讀者之意,復有景仰先賢、懷念往哲汲汲傳古之心。試想,倘若沒有歷代藏家的遞相珍皮,沒有志士仁人的化私為公,沒有前輩專家的殫心守望,沒有政府執事的鼎力支持,一家不足六十年歷史的省市級圖書館,豈能擁有如此美富的收藏。


藝文類聚一百卷

唐•歐陽詢等輯 宋 紹興嚴州刻本 二十冊


史記 一百三十卷

漢•司馬遷撰 劉宋裴駰集解 宋 紹興淮南西路轉運司刻本

為配合展覽而出版的這本圖録,主要由本館年輕工作者任編纂之役,此乃本館著意培養人才舉措之一。他們承繼前輩埋首整理、務實求真、潛心鑽研、銳意進取的工作傳統,精心遴選版本,認真撰寫説明。為鑒定版本真僞、研究刊刻時地、區分刻印先後、考訂版本源流、判別異同優劣,泛覽羣籍,悉心比勘,縱使卷帙浩繁,亦不憚煩難,一絲不苟;或有館藏未備,乃長途跋涉,四處訪書,凡聞信息,在所必得,唯求事實詳確,不發虛言。或遇與前人研究牴牾者,則能既不失規矩,又勇於探索,客觀提出疑問與見解,不一味蹈襲陳說,庶幾圖版與釋文相互發明。當然,研治版本之學殊匪易易,限於經驗、學識,難免有未審貽譏之處,尚望大方之家不吝賜教批評。


金石錄 三十卷

宋•趙明誠撰 宋 淳熙間龍舒郡齋刻修版印本 四冊


胡先生春秋傳 三十卷

宋 胡安國撰 宋刻本


九章筭經 九卷
題魏劉徽注 唐李淳風等注釋 宋嘉定六年(1213)鮑澣之汀州刻本 三冊


此書之編纂出版,幸得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同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熱誠相助,在此深表謝意。

注:本文來源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琅函鴻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序。



琅函鴻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修訂本)

編:上海圖書館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7

書號:9787573200891

裝幀:精裝小8開312頁

定價:680元

2010年上圖精心萃選60種宋刻珍本秘笈,舉辦了「琅函鴻寶: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展」,在業內外引起極大關注,在當時,它不僅是「翁氏藏書」的首次公開亮相,也是上圖歷年來版本價值最高的館藏文獻精品展,同時也是中國內地第一次由一家公共圖書館舉辦的以宋刻本為專題的展覽。隨後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由古籍版本專家陳先行、郭立暄等編撰,60種宋本按刊刻地區進行分類,根據版式特點、字體風格、文本異同、避諱、文獻記載等,判定版本時代、考訂版本源流、區別版次印次差異,並揭示遞藏經過。

時隔12年後,因讀者需求,上海古籍社決定推出全新修訂版。陳先行、郭立暄等上圖專家本著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在2010年版基礎上進行修訂,吸收了最新的版本鑒定成果,完善細節敘述,書志重寫者如《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增改較多者如《春秋經傳集解附春秋二十國年表》《東觀余論》《漢雋》《婺本附音重言重意春秋經傳集解》《大學或問中庸或問論語或問纂要孟子或問纂要》;對《金石錄》版本作偽的時間,由明末改定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朱大韶題跋之前;於廬陵本《資治通鑒綱目》的現今存藏信息,作了相應的調查補充;就《新刊嵩山居士文全集》的修版,增加了一幀必要的圖版。此外,對每一部宋版,補注其收藏來源,用備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