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圖壇宗匠顧廷龍先生增訂年譜

為圖壇宗匠顧廷龍先生增訂年譜

沈津


2004 年,《顧廷龍年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然而對我來說,似乎又是一個新的開始:自那以後我繼續收集了不少顧師的佚文及信件,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方虹女史給我的當年顧師致方行先生的全部書簡和李軍、師元光先生整理的 合眾圖書館檔案等。大約10年前,顧誦芬院士將顧師自滬攜京的不少材料,如友朋手札、筆記、剪報等悉數捐贈上海圖書館,同時,誦芬將捐贈清單複印了一份給我。於是我利用回國休假的機會,將其中有用的材料予以拍攝,這些都是我增補《顧廷龍年譜》的基礎。

從 70 萬字的《顧廷龍年譜》增至145萬字的《顧廷龍年譜長編》,這不僅僅使顧師一生的行述更為豐富、完整,也見證了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一個甲子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過程,從1933年任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採訪主任始,6年後去滬籌劃上海合眾圖書館,又從一個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裡從未亮出招牌的私立圖書館總幹事,到1962年被任命為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師克盡厥職、篤行不倦,為上海的圖書館事業發展,為保存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作出了卓 越的貢獻。


百餘年來,中國圖書館學界人才輩出,然而為這些茂士俊彥撰成年譜者卻不多見,數十年中僅《顧廷龍年譜》(2004年)、程煥文兄的《裘開明年譜》(2008 年)、劉波兄的《趙萬里先生年譜長編》(2018年)三本而已,蓋年譜編撰難度之高,使不少學者望而卻步。我這60餘年裡,總計寫成並出版的著作大約一千萬字,其中最難寫的就是年譜。我曾在《顧廷龍年譜》的序中寫道:「我以為這本年譜或許是我一生中寫作的最重要的一本書,它和我寫的其他幾本書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本書是帶著我對先師的感情去寫的。」顧師確實是圖壇宗匠、人中之龍。我曾在先生的小筆記本中讀到「能遭天磨真鐵漢,不為人忌是庸才」,又見老人所書東坡金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他服膺古人之言,也在人生中不斷實踐,因此這部《顧廷龍年譜長編》或可讓後學者知悉顧師圖書館人之表率、典範。

當這本書即將付梓時,我又獲得了數千字的新材料,如增入,將會改動版面造成不便。好在顧師極富人格魅力,多有仰慕者,我已將新材料陸續轉贈,以待賡續增訂《顧廷龍年譜》出版至今已20年,而今《顧廷龍年譜長編》審校竣工,出版指日可待。津老矣,更感流年似水,韶華如箭。憶往昔,追隨先生整整30年,隨侍左右,杖履前後,而今先生墓有宿草,津則悲痛難言,謹以此書獻與先生,致敬先生。


我要特別感謝中華書局的朱兆虎、聶麗娟、李洪超、白愛虎諸位,萬水相隔,緣慳一面,藉顧師年譜幸獲垂注,又鼎力促成拙作在中華立項、出版,令我十分榮幸與感動。我也要感謝任雅君女史對本書所做的認真審校與修改,她不僅是我信任的編輯朋友,也與晚年顧師有一段交集,熟悉顧師的為人、工作內容和他身邊的人與事,我想這本書由她審校,定能增色不少。總之,沒有他們的幕後幫助,這本書是不可能這麼順利地與讀者見面的。

(此文為《顧廷龍年譜長編》的跋—《最後的話》,標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原刊於2024年8月26日藏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