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楙與夢選樓—天津藏書家之九
胡宗楙與夢選樓
—天津藏書家之九
王振良
胡氏籍貫是浙江永康,其地隸屬金華府,所居溪岸村距縣城三十里。胡氏始祖名邦直,北宋建炎二年(1128)進士,官至象州知府。邦直九世孫胡儀遷居溪岸,清芬世守,衍為望族。胡宗楙六世祖霞岑、五世祖臨川、曾祖父南枝,均折節讀書而屢試不售。其祖父一輩,雖仍科場蹭蹬,然始留意藏書。伯祖胡仁模,建有書屋五間,遺書不下數千卷;祖父胡仁楷夜不釋卷,捐建培文書院;叔祖胡仁柳亦喜讀書,舉步不逾禮法。迨至胡宗楙之父鳳丹,胡氏始稱藏書之家。
胡鳳丹(1823—1890),字齊飛,初號楓江,後改月樵,別屬清溪岸人、萍浮散人、歸田老人、桃溪漁隱等。他肄業於杭州詁經精捨,十赴秋闈而未第。清咸豐五年(1855),至京捐納為光祿寺署正,因諳熟實務且辦事幹練,聲名達於內廷,授以兵部員外郎。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侵佔北京,以忠於職守得有司賞識,保舉知府並薦膺道員候補。同治二年(1863),丁母憂回永康原籍。同治五年(1866),遊歷數省後抵湖北武昌,受巡撫曾國荃之委總理釐局。同治六年(1867),受湖廣總督李瀚章之委為崇文書局督校。他以振興文教為己任,刊行十三經、廿四史、百子全書及鄂局叢書凡270種,因校勘嚴謹質量佳善,得到曾國荃、張之洞的褒獎。光緒元年(1875)擢湖北督糧道。光緒三年(1877),憤於官場傾軋掛冠而去。
在湖北任事期間,胡鳳丹鑒於故鄉人文萃聚,著意搜求金華先哲遺書。同治七年(1868)至光緒三年(1877),他對所得文獻精心校訂,以書房「退補齋」名義,陸續刊刻為《金華叢書》。所謂「退補」,乃取《左傳》所記荀林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為了編纂叢書方便,他參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匯輯鄉賢著作165種,撰成《金華文萃書目提要》8卷。《金華叢書》開地域性叢書編纂先河,對後世影響巨大。藏書家傅增湘認為:「嗣是杭州則有丁氏《武林往哲遺著》《掌故叢編》,嘉興則有孫氏《槜李遺書》,湖州則有《陸氏叢書》,紹興則有徐氏《先正遺書》,溫州則有孫氏《永嘉遺書》,江寧則有傅氏《金陵叢刻》,常州則有盛氏《先哲遺書》,皆踵金華而起。」1935年,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匯印《叢書集成初編》,《金華叢書》名列其中。
胡鳳丹致仕之後,先是卜居杭州,借抄文瀾閣藏書,繼續蒐集金華文獻。光緒五年(1879),金華鋤經堂宅院落成,其間築十萬卷樓以儲藏書。藏書印有「臣印鳳丹」「曰鳳曰樵」「十萬卷樓藏書」「退補齋珍藏書畫印」等。胡鳳丹還編有《退補齋藏書志》40卷,詳錄十萬卷樓所庋,可惜大都失傳。今浙江圖書館有吳乃應編《退補齋書目》抄本四卷,著錄圖書僅600餘種,可窺其藏書一斑。
光緒十六年(1890),胡鳳丹在金華去世。胡氏之死富有戲劇性,既讓人嘆惋,也讓人感動。胡宗楙《甲戌自述》記云:「庚寅失怙,彌留之頃,跽請欲言,以手指篋上遺書者再,泣血受命。」臨死之際,胡鳳丹放心不下的,竟是盈案的書稿。
「泣血受命」的胡宗楙(1867—1939),乃是胡鳳丹第四子。他同治六年(1867)生於武昌,幼隨名儒錢季薌習舉業。光緒十九年(1893)中副元,任奉化縣教諭。光緒二十年(1894),胡氏兄弟分家。《甲戌自述》記曰:「甲午析居,家道中落,鬻產以償,不足則議散群書……僅留鄉先哲典籍,余供書賈捆載以去。怏怏累日,憤而出遊。」胡宗懋本擬獨力承擔債務而保留藏書,但意見未被採納,乃「自誓得志首刊先哲遺著,次即恢復藏書」。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胡宗楙全力謀劃下,耗費胡鳳丹大量心血的《金華叢書》全部出版,包括經部15種、史部11種、子部13種、集部28種,總計67種340冊。
光緒二十九年(1903)胡宗楙中舉,以知縣分發江蘇。光緒三十四年(1908),他旅進旅退後厭倦官場,應上海阜豐公司孫多森之請,走上實業救國道路。這年胡宗楙北上天津,隨孫多森襄辦北洋實業,出任直隸全省工藝總局提調、北洋灤州官礦公司經理、直隸勸業道署總務科科長兼礦務、郵傳兩科科長等,以實績突出擢直隸州知州,補缺後以知府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多森出任中國銀行總裁,胡宗楙為秘書長。1914年起任天津、河南中國銀行行長等,獲授北洋政府嘉禾獎章。1919年孫多森去世,胡宗楙辭職居津。
無論藏書、校書,還是刊書、著書,胡宗楙均深受父親影響。其《金華經籍志序》云:「夙承庭訓,兼以連年浪遊吳楚齊燕,胼胝所得,輒以易書。」長居天津之後,胡宗楙有了更多時間,來完成「刊先哲遺著」的心願。他為了編《續金華叢書》,四處搜訪秘本遺籍。《甲戌自述》記錄了其中甘苦:「悉心搜採,如鄭剛中《周易窺余》諸書,簿錄家所罕見,惟京師圖書館四庫本有之,館章迻錄必先購券,以重金為質。時間又有制限,自寓所至城北往返二十餘里。有時風雪出門,裹乾餱往,或忍飢竟日,無如何也。」為抄錄一部罕見之書,他不但要付出重金和時間,甚至到了忍飢挨餓的地步。1924年,胡宗楙輯校的《續金華叢書》以夢選樓名義刊行,包括經部5種、史部7種、子部13種、集部35種,共60種388卷。在《胡氏續金華叢書序》中,傅增湘贊譽有加:「搜孴之富,校讎之精,匪特繼承先志,而於文事凋敝之余,補綴缺遺,網羅邦獻,其詣力殆百倍前人。」胡宗楙還整理《金華叢書》板片補刻完整,與《續金華叢書》板片一起捐給浙江圖書館。1925年,胡宗楙刊行所撰《金華經籍志》,卷首有嚴修、傅增湘序及其自序。全書正編24卷,外編、存疑、辨誤各1卷,總計收書1396種,遠超胡鳳丹《金華文萃書目提要》165種的規模。此書解題仿孫詒讓《溫州經籍志》、朱彝尊《經義考》等而折中之,是一部體例完善、影響深遠的地方經籍目錄。
1928年,胡宗楙又完成「恢復藏書」的心願。他在天津英租界推廣界購地新建頤園。其《頤園記》釋命名之義云:「主人琴一張,酒一壺,左執簡,右操觚,翛然自適,其樂只且。因以頤園署吾門焉。」頤園位於當時的牆子河畔,「河以南沮洳彌望,長林豐草之所叢集」,可見英租界推廣界開發未久,還是一派荒野風光。頤園佔地一畝有半,入門有堂三楹,除了起居室,盥洗室、餐廳、廚房及家塾、書房、宗祠皆備。新園落成之際,胡宗楙作詩紀之雲:「門無車馬喧,庭可一廛廣。檐牙罥薜蘿,廊腰縈莜簜。灌叢紛蔽虧,流淙輕送響。軟紅塵不侵,濕翠痕欲蕩。欄紆成卍字,橋小不盈丈。一泓發可鑒,孤亭面相向。潛麟煦微沫,幽禽弄清吭。堂陰駐履綦,石窪庋樽盎。曉鳳鏗素軫,夕月翳虛晃。果蓏供甘旨,煙霞恣俯仰。寧能專一壑,得此搜萬象。風土雖雲異,林泉足自賞。最樂春暉永,以此當皋壤。」此詩描繪頤園景色的同時,也抒發了林泉自賞的曠達。
頤園內辟建有獨立的藏書樓。《頤園記》云:「四周重阿,繚以長廊。廊盡有亭翼然,左右修竹,如入篔簹谷中。前浚深池,一泓可鑒。橋仄容趾,杝高及肩。折而南行,有小軒曰『琅嬛勝處』。牙簽錦軸以卷計者十有六萬。過此則花塢峙其前,如屏蔽然。」這裡所謂的小軒琅嬛勝處,就是胡宗楙的藏書樓。此樓似乎是後來補建的,有其詩《屋角新築小樓賦此志勝》可為佐證。詩云:「鞅掌非吾意,經營在一丘。拓廊容月入,登閣當山游。籬罅槿陰補,窗稜荷氣收。琅嬛饒勝處,塵世復何求。」詩題既雲「新築」,可知其建成晚於居所。胡宗楙藏書有16萬卷,比胡鳳丹還多出6萬卷。1932年2月5日,他莊重地把圖書供於幾案,虔誠地向父親還願。《甲戌自述》描述了這個場景:「乃一意搜儲典籍,先後所得不下十六萬卷。改築頤園於牆子河,構精舍五楹,甲乙四部充牣其中。別辟一椽專庋鄉邦文獻,藏版附焉。辛未除夕,陳書於幾,告慰先大夫在天之靈,兩大志願竟以克償。」
胡宗楙藏書樓有「精舍五楹」,規模上超出居所「堂三楹」,可見其對藏書的重視。根據文獻記載,他的藏書處有「琅嬛勝處」「夢選樓」「頤園」等,三者其實是有區別的:頤園是胡氏的私人園林,琅嬛勝處是園中的藏書樓,夢選樓則是居所內的書齋,雖然有「樓」之名而且也藏書,但它並非獨立的藏書場所。因與書齋朝夕相伴,故胡宗楙的個人著述,多有以夢選樓命名者。頤園的所在地,即今五大道南海路的永健里,以胡氏籍貫永康,故曾稱永康里。1982年因重名,改為永健里。建築為磚木結構樓房,清水磚牆,歐式風格,多坡瓦頂。著名作家梁斌,1949年後住在永健里7號。
完成兩大心願的胡宗楙,過起真正的歸隱生活。其《詠頤園》詩云:「隨地咸宜隱,入山安用深。門罕雜賓至,人耽梁甫吟。魚鳥自親切,虯龍何郁森。武陵原寓意,樂土即桃林。」不過他的歸隱並非遁世,雖入晚境仍昕夕校書。其《自題頤園校經圖》記錄生活曰:「百城坐擁未為貧,左圖右史羅典墳。倉頡造字探根原,更從稗史證異聞。一字創獲若奇珍,千言聚訟滋紛紜。亡者補之搜討勤,疑者闕之無逡巡。自朝至午窮翻 ,倦極時或一欠伸。」擁書城的富足,校舛訛的興奮,伸懶腰的愜意,此時都統一到胡宗楙身上。
1931年以後,日本覬覦華北。國事蜩螳之際,胡宗楙筆下並非只有安穩的書桌。其《書憤》詩云:「阽危國勢竟如斯,臥榻鼾聞事可知。棟折那堪荷作柱,釜煎何致豆燃箕。拚供刀俎將焉避,竭盡帑藏空爾為。億兆人民原禍始,誰紆至計定安危。」對外敵的入侵和內鬥的不止,都表達了書生的義憤。胡宗楙作為藏書家和詩人,在天津有許多同樣身份的朋友,如嚴修、徐宗浩、盧弼、金鉞等。
1939年,胡宗楙病逝於天津寓所。他身後留下的,除了編校的諸多金華文獻,另有《夢選樓文鈔》《夢選樓詩鈔》各二卷。
胡宗楙的夢選樓藏書,據兒孫回憶去向有四:一是捐給天津崇化學會,二是捐給天津工商學院,三是捐給北京圖書館,四是在「文革」中流失。胡宗楙之子胡慶昌,保存有胡宗楙自編《夢選樓藏書目》,著錄書名、卷數、冊數、作者、版本等,包括經部95種、史部260種、子部257種、集部508種,總計1120種珍善本圖書,應是夢選樓藏書的精華。
夢選樓藏書捐給崇化學會一事發生在1948年,學會董事王鬥瞻居間聯絡,胡宗楙之子胡慶昌經手。此前天津蔡虎臣希鄭軒藏書、金致淇立齋藏書已捐給學會,胡氏捐書即受兩家影響。金鉞撰有《夢選樓所藏書盡贈崇化學會記》記其事:「永康胡君慶昌,輒復聞風興起,亦出其世守之楹書計近百箱,並家刻書板多種,慷慨步蔡、金兩氏之盛軌。於是珠聯璧合,充牣榱桷,駸駸乎將埒圖書之府,庶足以饜有志之欲叩琅嬛而窺二酉者。」據曾典守學會藏書的李炳德先生回憶,胡氏所捐質量很高,以各類叢書為主,如《儒學警悟》《百川學海》《常州先哲遺書》《雙梅影庵叢書》及《金華叢書》《續金華叢書》等,都是精善之本,此外還有各種藏書目錄、提要題跋等。胡氏這批藏書,安頓在天津文廟明倫堂的崇化學會董事室內,夢選樓匾額也懸此以為紀念。1949年至1950年間,工作人員編寫過《崇化學會藏書目錄》,其中包括夢選樓藏書。1953年崇化學會停辦,藏書由天津市文化局接收,撥交給天津市人民圖書館。這些書今存天津圖書館。
經手捐書的胡慶昌先生,1918年生於天津,1927年九歲即入南開中學,1937年畢業於天津工商學院。曾任開灤礦務局土木工程處工程師。1949年後主持北京民族飯店、友誼賓館等建築的結構工程設計,著有《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設計》《建築抗震設計手冊》等。1994年被建設部授予「工程設計大師」稱號。2010年逝於北京。
2021年3月2日於飽蠹齋
本文原刊汲古求新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