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和飲冰室 —天津藏書家之四
梁啓超和飲冰室
—天津藏書家之四
王振良
天津市民族路44號和46號,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啓超故居和飲冰室書齋,每天來此參觀瞻拜的人絡繹不絕。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梁啓超祖居秦地同州,北宋始遷廣東。其先輩十世務農,至祖父維清時才立志讀書,捐了個附貢生。父親寶瑛也攻習舉業,以教塾館為生。梁啓超四五歲時,即隨父讀「四書五經」,後進入廣州的學海堂書院。梁啓超堪稱神童,他八歲即能為文,九歲可綴千言,參加縣試、府試均名列榜首,十一歲參加院試,又以第一名成績中秀才。光緒十五年(1889),十六歲的梁啓超參加鄉試考中舉人,這次雖然沒有第一,但卻深得主考李端棻青睞,把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了他。光緒十六年(1890),梁啓超入京會試,落榜後途經滬上,讀到《瀛環志略》等西學書籍,眼界為之大開,回到廣州之後,拜在康有為門下研治新學。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戰爭清廷慘敗,梁啓超南北奔走,以期救國圖強,參與了公車上書、湖南新政、請廢八股、戊戌變法等改良維新活動。光緒二十四年(1898)變法失敗,梁啓超被迫流亡日本。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梁啓超自日本回到北京,出任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的司法總長、幣制局總裁、財政總長等,還參與策動了反袁護國戰爭和討伐張勳復辟。1917 年底,梁啓超結束政治生涯,專事教育和學術活動。
梁啓超歸國之後,幾經考慮決定把家安到天津。1913年底,他在意租界買下地皮,次年建起一幢兩層樓房(今民族路44號),一樓臨窗一間辟作飲冰室書齋;1915 年,梁啓超舉家遷居天津。1924年,他又請意大利建築師白羅尼歐設計,建起又一幢兩層樓房(今民族路46號),作為獨立的藏書樓,著名的飲冰室書齋亦隨之移到這裡。
梁啓超自幼勤勉好學,父親常為購書以讀。他在書院的膏火錢,也主要用來買書。至戊戌變法前夕,梁啓超藏書已頗具規模,可惜因為倉促出逃,最終流散殆盡。梁啓超的飲冰室藏書,基本是居津之後蒐集的。羅振玉、楊守敬、鄭文焯、劉文典、蔣復璁、周叔弢、莊蘊寬、羅敦曧、余紹宋、楊守敬、吳昌綬、馬其昶、歐陽竟無、錢恂、趙熙、陳衍、徐珂等文人學者,都曾送個人著作給梁啓超。當然,更多藏書仍然是買來的,為此梁啓超花費不菲。1928 年6 月,他寫信給女兒梁思順告窮說:「今年家用怕有點不敷……費點心血找三幾千元彌補彌補。」可能怕女兒、女婿誤會,他馬上又解釋道:「我自己零用呢,很節省……就只愛買點書,我想平均每月有二百元的買書費,對於我的讀書欲也勉強充足了。」每月花200元買書,這在當時可絕不是小數目。為了買書方便,梁啓超與很多書商成為朋友,天津藻玉堂經理王子霖就是其中之一,對梁啓超購藏圖書和研究學術幫助很大。梁啓超對書特別愛惜,每回讀畢都要重加裝潢,寫好書根後再行插架。
梁啓超藏書注重實用,與傳統觀念差異很大,舉凡經史子集及東瀛之本,凡研究趣味所及者,均在他的蒐集之列。梁啓超晚年傾心佛學,相關藏書多達454 種,佔飲冰室藏書總量的13%。梁啓超最早提出《楞嚴經》作偽問題,為此所藏《楞嚴經》的註疏本竟有14種之多,包括明刻本2種,清刻本11種,民國刻本1種,可見其材料蒐集功夫之深。飲冰室所藏,相對珍稀者為陳澧、惠棟、黎簡、王懿榮等名家批校本。不過,這可不是他追捧名家,而是書籍到手之後,根據批注等研究推定的。如明萬曆刻本《路史》,他認為是惠棟批點本,欣幸「得此如捧手與二百年前大師晤對」。又明刻本《青邱高季迪先生詩文集》,梁啓超據書中手批數十則,認為是二樵先生黎簡所藏。又清道光刻本《絕妙好詞箋》,乃是友人汪柏廬自冷攤購贈的,而梁啓超根據書上校識,認定為東塾先生陳澧舊藏。
梁啓超藏書,反對只重宋元古本、明清批校,認為這是骨董家藏法。友人余紹宋所撰《飲冰室藏書目錄》序言,大體能夠反映梁啓超的藏書思想:「任公慨然謂世之顓愛宋、元板本者,直是骨董家,數許為予書作序以張其說,故其所藏但期切於實用,不必求其精槧,上自典冊高文,下逮百家諸子,旁及東瀛海外之書,無不殫事收集,其意非徒廣已於不畔岸之域,謂先哲之庋藏之意無所不賅,故如是也。」
梁啓超對所藏圖書,多能仔細研讀利用,還寫下不少題跋,據今人王瓊《梁啓超藏書題跋述略》統計,現今存世者至少有117篇,還不包括為友朋著作所寫序文以及碑帖跋154篇、書畫跋46篇。除了自讀自用,梁啓超還送書給子女閱讀,如其《四書章句集注》題跋云:「思成方將就學於外,懼其荒國學而隳大本也。以此授之,俾終身誦焉。」這是他在書上忠告長子梁思成的話。
居津十幾年間,梁啓超利用所藏圖書,先後撰有六十多部著作,如《清代學術概論》《老子哲學》《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僅僅以飲冰室命名的結集,就多達二三十種,如《飲冰室文選》《飲冰室文集》《飲冰室壬寅癸卯全集》《飲冰室文集類編》《分類精校飲冰室文集》《飲冰室叢著》,還有林志鈞所編非常著名的《飲冰室合集》等。
學者徐信符《廣東藏書紀事詩》寫梁啓超云:「冰雪聰明筆一枝,新民清議撼危疑。晚年絢爛歸平淡,論學清華又一時。」詩所詠對象是藏書家,不過所評卻全都是學術,根本未談及梁啓超的藏書。由此可知在世人眼中,梁啓超的學者名頭遠勝藏書家身份。不過,梁啓超非但建有藏書樓,存有藏書目,而且躬身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被譽為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的開拓者,此數點恐怕會碾壓掉絕大部分藏書家的。
梁啓超對藏書實用性的強調,決定了其通達開放的藏書理念。飲冰室建成之後,梁啓超規定夫人、秘書之外,子女不能隨意進入玩耍。梁啓超的兒子梁思禮回憶說,小時候每次到新樓,都有受到嘉獎的感覺。然而,被兒女視作「聖地」和「禁地」的飲冰室,寒暑假卻幾乎成了家庭圖書館,常有清華、南開的學子前來觀書問學。飲冰室藏書對學生完全開放,一任自行取閱。1926 年,謝國楨在清華國學研究院結業,就來到天津飲冰室,協助梁啓超編纂《中國圖書大辭典》,同時教梁啓超的子女梁思達、梁思懿等讀書。梁啓超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趣味,深刻影響了謝國楨的學術取向。謝國楨晚年在《梁啓超先生少年逸事》文中,回憶了當年親聆謦咳的場景:「時方三鼓,炎熱初消,日映微雲,清風徐至,二三子侍吾師梁任公先生於中庭,從容問先生少年時事。先生興之所至,娓娓而談,二三子聽之欣然忘倦,不覺狂蹈,回視河漢,時已微曙……」謝國楨痴迷明末清初歷史文獻,與梁啓超關係甚大:「由於我讀過梁先生著的《清代學術概論》《近三百年學術思想史》及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因之我曾研究過顧炎武、黃宗羲的學術思想。在這個基礎上,梁先生又給我講明末清初的遺事。」追隨梁啓超期間,謝國楨飽覽了飲冰室藏書,蒐集了大量明清易代史料,為後來完成學術代表作《晚明史籍考》奠定了基礎。
飲冰室還是文化俱樂部。1927 年夏梁啓超腎病加重,被迫停止講學在家靜養。梁啓超退居津門之後,與嚴修、張伯苓、余紹宋、郭則沄等來往頻繁。余紹宋是他的老部下,正好這年辭官來津,寄居在離飲冰室不遠的郭芸夫家,由此成為梁家的常客。梁啓超稱余紹宋雲:「閒日輒過我飲冰室,談藝為歡。」余紹宋則說:「予避亂居津門,與任公梁啓超先生過從最密。」余紹宋「盡窺飲冰室之所藏」,一年後離開天津時,其傳世之作《書畫書錄題解》已完成三分之二,這是其利用飲冰室藏書的直接成果。據梁啓超的女兒梁思達回憶,余紹宋是個大嗓門,常在午後造訪飲冰室,一到樓下就問梁任公在家沒有,而梁啓超一聽是他駕臨,就會趕緊到樓梯口迎接。除了商討學問,余紹宋還常在飲冰室作畫,為此梁啓超特意在臥室臨窗之處,給余紹宋準備了一張畫案。梁啓超還每每親伺左右,出所藏舊紙舊墨索作。余紹宋也樂於揮毫,乃至「食頃盡數紙」。翻閱《余紹宋日記》,在飲冰室作畫的記載極為密集,他不但給梁啓超畫,也給他的子女乃至弟子畫,日記中就有送畫給謝國楨的記載。余紹宋在飲冰室期間,還有一項任務是陪梁啓超打牌。如今飲冰室陳列有一張「棋牌桌」,但梁啓超下棋的記載卻難以找到,打牌則可以肯定是經常性的。梁啓超的牌癮頗大,相傳有一回《大中華》雜誌催稿,梁啓超打麻將不願脫身,一邊摸牌一邊口述,完全由秘書記錄成稿。梁啓超作為學術通才,打牌的水準也不低。他在家書中就曾透露,過節給孩子發零花錢,沒兩天打牌就贏回來了。
梁啓超對圖書館事業盡心竭力。1916 年蔡鍔(字松坡)將軍病逝,他上書總統黎元洪,請設圖書館以為紀念。1918 年,梁啓超、李烈鈞等在上海籌設松坡圖書館。1920 年,梁啓超游歐返國,以帶回的一萬冊圖書為基礎設立圖書俱樂部。1923 年,松坡圖書館在北京北海快雪堂正式成立,梁啓超自任館長。1925 年,梁啓超促成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並任董事長,同年兼任京師圖書館館長,翌年兼任北京圖書館館長。
1929年1月19日,梁啓超在北京病世。他生前留下遺囑,將藏書寄存於國立北平圖書館,「當俟國中有稍完備之圖書館時全數捐贈,以供海內學子之求」。1930年2月24日,天津律師黃宗法受梁啓超子女梁思成等委託,致函給北平圖書館,提出擬「永久寄存」飲冰室藏書。館方當即派採訪部兼閱覽部館員爨汝僖、編纂部館員梁廷燦和楊維新、金石部館員範騰端等四人,趕赴天津點收飲冰室藏書,總計舊籍2831種41474冊,新書109種145冊,日文書433冊,石刻碑帖500餘種1400多件。此外尚有墨跡、信札及未刊稿等。1931年6月,北平圖書館新館落成,特別辟有梁啓超紀念室,陳列其生平所用書桌、文具等。館長袁同禮「欲永其傳」,又派人編纂《梁氏飲冰室藏書目錄》四冊,1933年鉛印出版。
1949年之後,北京圖書館籌建手稿專藏文庫。1954年3月,館方派馮寶琳與梁啓超的後人聯繫,希望捐贈梁啓超的手稿。一個多月後,梁啓超長女梁思順(梁令嫻)致函北京圖書館:
一九五四年三月十日來信收到,當時因舍弟思永病危,不幸逝世之後,又辦喪事,所以許久沒有回信,抱歉得很。先父手跡,得貴館負責保存,十分欣幸。文稿三大箱在西單手帕衚衕甲三十三號梁宅,請於下星期一日——四月十九日——上午前往搬取。我處有目錄一份,其他墨跡也願一並奉贈,請派人來取。專此布復,並致敬禮!梁令嫻啓 一九五四.四.十六
這次後人捐贈的三大箱文稿,包括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全部手稿以及一批未入《合集》的文稿,價值自不待言。1954年10月27日,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簽署褒獎狀:「梁令嫻、梁思成先生以所藏梁啓超先生飲冰室文稿三百九十三種計八千二百六十六頁捐獻國家,公諸人民,特予褒揚,此狀。」
1997 年,梁啓超的子女梁思寧、梁思達、梁思禮等,又向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捐贈了遺留的梁啓超書信和手稿,總計14冊416件,其中除了梁啓超與楊度、段祺瑞、蔡鍔、張君勱等各界名人的通信,還有梁啓超寫給子女的大量家書。
梁啓超的書齋「飲冰室」一詞,最早出現在他主編的《清議報》第25 期,其以「飲冰室自由書」為題開闢專欄,刊載讀書雜感和社會言論等,1905年由上海廣智書局結集出版。在《飲冰室自由書》序中,梁啓超談到飲冰室的命名:「莊生曰:‘我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歟!以名吾室。」他實際是借助這個典故,表達對國家前途的憂慮。
梁啓超故居和飲冰室書齋,1949年後由多家單位使用,後來成為大雜院。2001年,天津市政府對其進行整修,辟為梁啓超紀念館,2003年4月18日正式開放。梁啓超故居佈置有「梁啓超與近代中國」主題展覽,飲冰室書齋則進行復原陳列,再現了梁啓超當年生活和著述環境。梁啓超紀念館作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 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
本文原刊汲古求新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