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艾思仁兄

小記艾思仁兄

沈津
研究中國古籍版本的學者,似乎並非中國人的專利,歐美、日本、韓國均有,我接觸的學者中有些確實優秀,但如果從古籍版本鑒定上來說,在美國的艾思仁當是佼佼者。
艾思仁兄,是美籍瑞典人,在歐美地區圖書館學界中,他是最重要的一位漢學家,也是中國古籍版本目錄學家。您別看他是「老外」,他可是中國通,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哪怕是不常用的詞,他也能正確表達;一手漂亮的漢字,你真想不到出自外國人之手,他給我的信,沒有外國人歪歪扭扭的樣,而是端端正正,還真有點書法味道呢。
我第一次和他見面是在1986年夏,地點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那時我正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在一些著名大學的東亞圖書館善本書庫里看書。我們的見面是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的館長達彥白女士介紹的,她在電話里問我是否介意和一位美國的中國古籍版本專家見面。我說當然可以。在這之前,大陸圈子里的人和事,我比較清楚,但海外的情況則不瞭解。
約定的時間是下午二時,他準時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們那次聊的什麼內容大多記不清楚了,但我問過他,怎麼會涉及到這個圈子的?他告訴我,1964年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讀書時,就讀了毛春翔的《古書版本常談》,由此產生了興趣,進而在以後的歲月里都和中國古籍版本打交道。記得他在杭州大學時,曾寫過一篇《南宋的刻書》,或許這是他第一篇「大作」。
在紐約的時候,我曾去華美協進社拜會過社長翁萬戈先生,並在他紐約寓所里看他收藏的清翁方綱手稿本《復初齋詩集》,因為那時我正好在做《翁方綱年譜》。翁先生送了我一本書作紀念,書名譯成中文是《中國的善本書》,是當年「華美」舉辦中國古籍善本書展覽的圖錄,展出的善本書,多是翁氏自藏(即後來以450萬美金歸上圖者),以及從其他東亞館借展者。後來我才注意到,這本展覽圖錄中的說明文字即是出自艾思仁兄之手這本圖錄我一直留著,雖是黑白的,但編得真的很好。
艾兄的工作,是與中國的古籍善本打交道,他的中國古籍善本數據庫,做了二十年,得到的數據數萬條,這是一項大工程,也是一個大貢獻。前些年,我有專文介紹過這個數據庫,當然現在又有新發展了,他曾告訴我,他在尋求北京方面的合作。
他的鑒定力很強,這和他的大量實踐有關,而且數據庫中的各項數據他都親自過目,他從不放過一絲的疑問,必定要搞清為止。我記得他給過我某書的明刻本數種不同的復印件,那是原本及好幾種翻刻本的面目,不放在一起比較則很難區分。前些年,我們在芝加哥開美國圖書館年會,會議有書展,其中有一部美國加州某館的善本書志,內里的一幅彩圖引起我的注意,我以為那是民國間人所為,因為「哈佛燕京」也有此種彩圖,時間絕不會早到康熙。中午我見到艾兄,請他也去看看。他一看就說那是北京廠肆估人所為,他也曾見到過。艾兄這個人很正直,在版本鑒定上,他是不會講假話的,更不會作偽證,是什麼版本就是什麼版本,他從不搞什麼討好別人的事。
前幾年在日本發現的數種明代春圖版畫,後來為英國木刻學會所購得,這些事都是艾兄告訴我的,他的消息靈通。那天,他打電話告訴我,他在波士頓美術館辦事,完事後就到「燕京」看我,要我下班後等他。他給我看的彩色復印春圖版畫數頁,和我過去看的高羅佩所藏重印本《花營錦陣》等大不相同,真很難得。後來他寄給我有關圖錄,其中有一篇介紹文字就是艾兄寫的。
艾兄是「老外」,但平易近人,和他討論問題,獲益甚多。可惜,同道之人似他如此廣博且又能鑒定者已經不多了。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