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津序文集序言

沈津序文集序言

姚伯岳

沈津先生可以說是當代版本學界的一個奇人:少從名師,恣覽萬千善本佳槧;中年即功成名就,卻又高蹈遠舉,為域外漢籍的保護和回歸嘔心瀝血;晚年則勤於筆耕,將一生所歷所見付諸紙墨,化為等身之著作。近年來沈先生更是出了大名,因為他的博客「書叢老蠹魚」,因為他的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志,因為他的大作迭出,因為他在中山大學圖書館特藏部的非凡業績,因為他擔任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特聘教授的傾情講授,各家媒體爭相報道,遍布全國的粉絲不計其數。憑借古籍版本學這樣一個小眾學問,而能獲得如此旺盛的人氣,當今學者中實不多見。

盤點起來,我於2008年發表於《天一閣文叢》(第6輯)的《當代版本學家的典範—論沈津先生的學術歷程》,竟然可以算是最早較為系統全面地介紹沈津先生生平成就的學術文章。那篇文章可以說是我的一種學術直覺,近萬字的篇幅滿是對沈先生學術人生真心敬佩的書面告白。也許是由於這個原因,沈津先生竟然讓我為他即將出版的序文集寫序。我比沈先生小整整18歲,為學界前輩的書做序,實在是誠惶誠恐,愧不敢當。但長者令行勿遲,承蒙沈先生抬愛,我豈能抗命不遵?於是只好靜下心來,將全書逐篇認真學習一過。

本書共收沈先生所作序跋文44 篇,我分析了一下,大約可歸為4類:

第一類是分別為古籍影印本《百尺梧桐閣集》《宋刻算經六種》《宋刻韻語陽秋》所寫的3 篇出版說明。這是沈先生的早期作品,寫得中規中矩,但也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術素養和扎實的文字功底。第二類是為重新問世的珍稀文獻孔子《聖跡圖》、《紅軍長征記》、延安版《參考消息》、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二冊《永樂大典》、韓南教授所藏清末民初小說寶卷、《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匯刊》所作的6篇序文。這些文獻大多是哈佛燕京圖書館的館藏,為沈先生所發現和驚嘆,並促成其在國內正式出版。各篇序文敘述了這些館藏文獻的來龍去脈,行文中時時帶著作者真摯的感受和情感,也見證了沈先生多方面的貢獻。其中《紅軍長征記》、延安版《參考消息》,都是2005 年我和沈先生同處一個辦公室時,他從書庫中特意拿出來給我看過的,足見他對這兩種文獻的高度重視。《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匯刊》的序稱為「代序」,是代當時的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寫的,因為需要以杜社長的身份來對這套書的出版作一個說明。但杜社長不肯掠美,在署名的後面明確標注:「本序由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善本部主任沈津先生起草」,可見杜社長深知沈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匯刊》編輯出版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第三類是17篇為本人著作所撰之序或後記,其中13篇是作者獨撰著作的序文,即:《書城挹翠錄》《翁方綱年譜》《顧廷龍年譜》《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書城風弦錄》《書韻悠悠一脈香》《老蠹魚讀書隨筆》《書叢老蠹魚》《伏櫪集》《書林物語》《書海揚舲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顧廷龍年譜長編》。還有4篇是為與他人合作之書所撰之序,即:《顧廷龍書題留影》《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志》《中國大陸古籍存藏概況》《日本漢籍圖錄》。沈先生的書很少請人作序,一般都是他自己作自序,這就使得他的這部序文集成為其幾乎全部著作的一個總體展示。其著述之宏富,令人贊嘆,而這些書序因出自作者之手,可以將各書的編寫緣起、成書經過、作者感受非常真實準確地表達出來,更是對沈先生迄今為止學術成就最準確的總結和詮釋。我以為這是此序文集最突出的價值之一。

第四類是17篇為他人著作寫的序,即:顧廷龍先生過錄前人批注的徐康的《前塵夢影錄》,顧誦芬的《自將摩挲認前朝——宋紹定井欄題字釋注》,錢存訓的《書於竹帛》,丁瑜的《延年集》,《沈燮元文集》,王謇撰、王學雷箋證的《續補藏書紀事詩箋證》,易福平的《萬篆樓藏契》,林章松的《松蔭軒藏印譜提要》、《印譜所見人物小傳》和《公私藏印譜綜錄》,永芸法師的《你不用讀書了:哈佛燕京的沈思》,徐雁的《藏書與讀書》,姚伯岳的《惜古拂塵錄》,劉薔的《天祿琳琅知見書錄》,喬曉勤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沈強的《現代彩墨書作品集》和沈強所書《唐詩三百首》。顧廷龍先生是沈先生的恩師,對其一生影響巨大。其他的作者無論是已故的錢存訓先生、丁瑜先生,還是老輩的沈燮元先生,沈先生的同代人顧誦芬先生、林章松先生,以及晚輩的王學雷、易福平、喬曉勤、徐雁、姚伯岳、劉薔,還有佛門弟子永芸法師,都是沈先生感情上極為親近、或內心非常認可的人。《前塵夢影錄》《書於竹帛》《沈燮元文集》《延年集》各序中對前輩發自內心的敬意,《藏書與讀書》《惜古拂塵錄》《天祿琳琅知見書錄》各序中對晚輩的欣賞和嘉勉,都讓人感覺到沈先生待人的真誠和深情。《現代彩墨書作品集》和書寫版《唐詩三百首》的作者沈強是沈先生的二弟,兩篇序文中,兄弟之情溢於紙面,令人倍覺溫馨。據我所知,沈先生還有一個弟弟叫沈平,是香港著名水墨、水彩畫及油畫家,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一門三傑,讓我認識到沈津先生的成功真不是偶然的。

還有一篇《一片冰心在玉壺——憶潘景鄭先生》其實並非序跋,而是為紀念潘景鄭先生誕辰一百週年所作。潘老原是藏書大家,其著硯樓累藏珍本數萬冊,拓片近2萬種,均捐獻給合眾圖書館等圖書館,今北京大學圖書館也有大量潘景鄭原藏書。潘老是沈先生在上海圖書館杖隨30年的老師之一,其學問人品深為沈先生所折服。此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我以為,今後如編輯出版《潘景鄭全集》或《潘景鄭藏書精華》,沈先生此文作為序言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一個人撰寫的各書序文能夠編印成集絕非易事,只有學富五車的名人才有此可能。近現代如張元濟的《涉園序跋集錄》、《朱自清序跋集》、巴金的《序跋集》、《季羨林序跋集》等等,作者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沈先生序文集的出版,更加奠定了他作為當代版本學家代表人物的地位。版本學在當代的發揚光大,沈先生功不可沒。我輩學人樂見其成,與有榮焉。是為序。

姚伯岳

2022年9月5日


目次

《百尺梧桐閣集》出版說明

《宋刻算經六種》出版說明

《宋刻韻語陽秋》出版說明

寫在沈強《現代彩墨書作品集》出版前

《書城挹翠錄》自序

寂中有音,靜中有動——《你不用讀書了:哈佛燕京的沈思》序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後記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匯刊》代序

《翁方綱年譜》自序

《中國大陸古籍存藏概況》緒論

孔子《聖跡圖》序

《韓南教授及其所藏清末民初小說寶卷》代序

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二本《永樂大典》

《顧廷龍年譜》自序

《顧廷龍書題留影》序

《書城風弦錄》自序

《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序

《書韻悠悠一脈香》自序

延安版《參考消息》代序

《紅軍長征記》序

一片冰心在玉壺——憶潘景鄭先生

《藏書與讀書》序

《老蠹魚讀書隨筆》自序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序

《書叢老蠹魚》自序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志》序

《書林物語》後記

《日本漢籍圖錄》序

《書海揚艙錄》自序

丁瑜《延年集》序

《前塵夢影錄》序

《天祿琳琅知見書錄》序

《自將摩挲認前朝—宋紹定井欄題字釋注》序

《續補藏書紀事詩箋證》序

《萬篆樓藏契》序

《惜古拂塵錄》序

《沈燮元文集》序

《伏櫪集》自序

《松蔭軒藏印譜提要》序

《印譜所見人物小傳》序

沈強書《唐詩三百首》序

《書於竹帛》再版序

《公私藏印譜綜錄》序

《顧廷龍年譜長編》後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