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雜誌稿約

《文獻》雜誌稿約

《文獻》雜誌是文化和旅遊部主管、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國家級學術刊物。刊物秉持內容充實、資料詳實、文風樸實的風格,獲得國內學術界厚愛及海外漢學界重視。被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評為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並收入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版)。

稿約

一、來稿注意事項

 1.本刊要求稿件具有原創性。來稿若不屬本刊範疇,或不合學術規範,或經查證一稿多投,將徑予退稿。

2.來稿請使用簡體字。3. 來稿請寄wenxian@nlc.cn郵箱(建議同時提供打印件並確保所用字體顯示無誤)

二、稿件格式要求

 1.稿件內容

來稿應包括如下內容,並請順序撰寫:論文標題,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作者介紹(包括姓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聯繫方式以及學術簡歷等)另附文檔。論文標題限20個字以內,副標題不超過18個字;內容摘要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 至5個。來稿如系課題成果,請在題注中說明,並注明課題的批准編號。

2.正文格式正文使用宋體五號字。引文使用仿宋五號字,縮進兩格。正文需要分節。一級標題用「一」(依次類推),二級標題用「(一)」(依次類推)。正文中涉及的中國古代朝代年號、古籍卷數等採用中文數字,序數一般用簡式,如:《全唐詩》卷一三七;非引用文獻中涉及的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涉及的中國古代朝代年號,一般在第一次出現時括注公元紀年,公元前紀年加「前」字;二位數以內的公元紀年,數字前加「公元」二字。如:建安元年(196);元狩二年(前121);建初四年(公元79)。正文中所使用的圖片,包括以圖片形式出現的自造字,應當準確清晰。

3.注釋格式引文出處與注釋文字(即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補充說明),一律使用頁下注形式。每頁連續編號,用①②(依次類推)。專著的著錄格式為:「作者(或編者》:書名(卷、冊),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示例如下:①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中華書局,2013年,第12頁。或:②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中華書局,2013年,第57頁「校勘記〔一〕」。或:③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真跡》第7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第239頁。或(引用古籍原本用此格式):④佚名編:《太平寶訓政事紀年》卷四,國家圖書館藏瞿氏鐵琴銅劍樓影抄本,葉四。再次引用時,可省略出版信息,即僅標注作者名、書名(卷、冊)和頁碼。論文的著錄格式為:「作者:篇名,刊名(或連續出版物名),刊期(或出版社,出版年),頁碼。」示例如下:⑤史金波:《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漢文曆書考》,《文物》2001年第10期,第87—96頁。⑥彭向前、李曉玉:《一件黑水城出土的夏漢合璧歷日考釋》,《西夏學》第4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6頁。引用外文論著,各依其語種字體之要求,其中西文書刊名應使用斜體。示例如下:⑦M. I.Finley,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p.11-12.⑧K. Solonin,「The glimpses of Tangut Buddhism,」Central Asiatic Journal,vol. 58. 1(2008), pp. 108-127.

三、稿件處理

 1. 本刊採用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編輯部一般在收到來稿後三個月內將審稿結果通過郵件告知作者。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編輯部未能如期告知審稿意見的,請作者於三個月後來電咨詢稿件進度。如需撤稿,請及時告知編輯部。

2.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等任何費用。稿件一經刊用,本刊將寄贈樣刊(每位作者2 冊)並支付薄酬。期待學術界的支持與幫助。歡迎來稿,歡迎訂閱。

投稿郵箱:wenxian@nlc.cn

投稿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文獻》雜誌編輯部

郵編:100081

編輯部電話:010-8854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