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地區中文古籍整輯工作近況舉要

北美地區中文古籍整輯工作近況舉要

沈津

由於歷史背景的原因,從前不少我國古籍文獻通過各種渠道流往海外,其中有藏於北美地區者,雖歷史並不十分久遠,數量卻可稱大宗,亦不乏珍本秘笈,所以相當受到國際漢學研究者的重視。近年來,除了繼續留意增益珍貴圖書文獻的典藏外,在利用先進的電腦化和數位化科技對珍藏古籍進行整理。此一方面,無論是個別圖書館業務,抑或是合作計畫,更逐步顯現成果,務使珍藏化身千百,甚至讓「孤本不孤」方便學者充分利用,這無疑是漢學研究者所同感興奮的,因此特撰本文。

一、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與哈佛燕京圖書館合作將明清婦女著作數字化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以及北美和歐洲的學者、研究者、學生對於明清時期(14至18世紀)中國婦女的文學、歷史和文化現象的研究興趣,經歷了一個快速的增長期。當中,尤以婦女的歷史和文化研究爲甚,它們在日新月異的中國研究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女性文學則爲這一嶄新的研究提供一個重要課題。中國的婦女著作,是女性自己的聲音,引導研究者分享她們的親身體驗,並得以從女性的角度看待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不過,在傳統的中國封建社會裡,婦女作品大多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傳世的抄本抑或刻本,往往流傳不多,或幾近散佚。

「哈佛燕京」先予提供的婦女著作共69種,除去複本16部,計54種。其中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中未收者計3種,,爲清甘立揉撰《詠雪樓詩存》4卷(清道光二十三年徐心田半偈齋刻本),清錢守璞撰《繡佛樓詩稿》2卷《雜著》1卷《試帖》1卷(清同治八年刻本),姚倩、姚苗撰《南湘室詩草》1 卷《詩餘》1卷(日本排印本)。此外,較爲難得者如明趙世傑輯《精刻古今女史》12卷《詩集》8卷《姓氏字裏詳節》1卷(明崇禎問奇閣刻本),清胡孝思、朱珖輯《本朝名媛詩鈔》6卷(清乾隆三十一年淩雲閣刻本),清陸昶(泉)輯《歷朝名媛詩詞》12卷(清乾隆三十八年紅樹樓刻本),清張滋蘭輯《吳中女士詩鈔》12卷(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清馮思慧撰《繡餘吟》6卷附錄1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刻本),清駱綺蘭撰《聽秋軒詩集》3卷(清乾隆六十年金陵龔氏刻本)等。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東亞系與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合作的明清婦女著作數字化計畫,目的即是將「哈佛燕京」所藏明清婦女著作的珍貴藏品公之於眾,以供學術研究。此一項目將建立一個網路功能設計面向學術研究的網路圖書館,並包括大量婦女原著電子圖片,此由「麥基爾」團隊具體實施。網路圖書館將成爲使用和保存資料之有效工具,爲學術研究提供珍貴資源。

該項目包含了目前珍藏在「燕京」館的54種婦女著作,年代從1368年至1923年不等,所有的數字資料在網路上開放,供各地的研究者使用。這是一個專門的婦女著作數據庫,收集了近5, 000位女姓作家的上萬首詩詞作品、數以千計的中國歷史地名,以及近二萬張的原書拍攝圖片。此數據庫爲文學專業,尤其是研究古代婦女作品的研究者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檢索工具。數據庫同時提供漢字繁體和拼音的查詢,查詢方式包括人名、書名、略傳、詩體、詞牌、文體、詞話、詩話、年號、干支等有效數據。該數據庫網址為:http://digital.Li-brary.Mcgill.ca/mingqing/search/index-ch.php

二、哈佛燕京圖書館購得公私各家善本書目未曾著錄者之明清珍本寶卷
去年,「哈佛燕京」新入藏了明清珍本寶卷8種10册,分別爲:《苦功悟道寶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1 册:《嘆世無爲寶卷》,明刻本,1册、《破邪顯證鑰匙經》,明刻本,2册(又有複本1部,也是明刻本,2 册);《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經》,明刻本,1册、《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經》,明刻本,1册(又一部,題「泰山深根寶卷」,爲清初抄本,1册);《姚秦三藏西天取清經論》,明刻本,1册。
前面的5種,即所謂的羅清「五部經」(一稱「五部六册」)。羅清,又名因,亦名夢鴻,山東萊州府即墨人。生於明正統六年(1442),卒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八十五。羅清初奉佛教禪宗,並在此基礎上吸收道教及各民間宗教的教義,創立「無爲教」。因崇奉「無爲」,得到明正德帝支持,封爲「無爲經師」,其書亦由官方刊行,是爲明正德刻本,而該教亦成爲明代官方支持的唯一民間宗教。後因羅清及其信徒提出的「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的劫變及改造現實的觀點,逐漸與白蓮教相近,且教勢日熾,到萬曆四十四年(1616)遂爲朝廷查禁。
「五部經」是以羅清口述,再由其弟子記錄而形成的,是無爲教的經典。根據研究人員的報告,這五部經體現了該教由佛禪開始,繼而轉向道、玄的思想發展脈絡,完整地反映該教派教理之原貌,以及刻劃了羅清的參悟心路歷程。「五部經」被禁後,更明令銷燬。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朝廷也三申五令嚴禁無爲教,故此套書之明代所刻以及清初之本保存下來極爲不易。
這幾種寶卷,全部是經摺裝,籤題用紙爲磁青紙,金水書寫,半葉四行十三字至十五字不等。明刻本中《破邪》、《正信》、《嘆世》三種,前皆有扉畫,又有碑牌,刻永樂帝朱棣「御製銘文」云:「六合清寧,七政順序。雨暘時若,萬物阜豐。億兆康和,九幽融朗。均躋壽域,溥種福田。上善攸臻,障礙消釋。家崇忠孝,人樂慈良。官清政平,訟簡刑措。化行俗美,泰道咸亨。凡序有生,俱成佛果。」末刻韋馱合十圖。《姚秦》則佚去扉畫,而《巍巍》僅存韋馱合十圖。康熙本《苦功》乃據明正德原本重刊者,除扉畫及韋馱圖外,圖後又有翰林院中書鹿城王秉忠、僧錄司左善逝文奈、武當山靈應觀道士抱一子陳守陽、尙衣監太監單玉、騰驤左衛所正千戶李敬祖、府學生員何仲仁贊語。末署「正德戊寅歲四月初八佛誕吉日衆信虔誠沐手焚香拜贊」,末又刻「康熙戊寅孟春校正重刊」一行,又牌記刻「祖意一堂,總計字數七萬四千二百六十五字,新板刊在家經舖內,有大字參際是新板,無有大字參際是舊板。」按,此8種寶卷爲歷來各家善本書目都未著錄者。
近幾年來,對於寶卷的研究,又受到民俗學者的重視。車錫倫於《中國寶卷總目》「中國寶卷文獻的幾個問題」說:「流傳海外的中國寶卷絕大部分集中在日本,有200餘種,爲研究所、圖書館等公家、私人所藏。其中日本大淵慧真有5種爲現存孤本(3種明刻本、2種清初刻本)。法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學者和研究機構也有零星的收藏。」據車先生的統計,海外收藏中國寶卷約近250種。
「哈佛燕京」原來館藏僅有10種,皆爲普通之本,四年前該校東亞系教授韓南((Patrick Hanan)在榮退後,將所藏清末民初出版的小說231種846册、寶卷91種131册全數捐贈「燕京」,這批寶卷不僅是國內的專家和研究者不會知曉的,而且其中也有數種是《中國寶卷總目》未會著錄的難得之本。
按:明代寶卷流傳稀少,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所載,僅有10種。其中北京國家圖書館有3種,均爲鄭振鐸捐獻者。在鄭氏《西諦書目》中還著錄有明刻本全帙2種,爲明萬曆刻本《弘陽苦功悟道經》3卷、明刻本《佛說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意寶卷》1卷。而美國的東亞圖書館中,現僅知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有《靈應泰山娘娘寶卷》2卷、《救苦忠孝藥王寶卷》2卷、《泰山東嶽十王寶卷》,3種均爲明刻本。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Gest)東亞圖書館藏有明刻本《佛說離山寶卷》存1卷1册,日本有《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經》和《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經》,2種皆爲明崇禎二年南京句容縣信女孔氏助刻本。由此可知,存世寶卷之明代刻本全帙,僅17種而已。至於《中國寶卷總目》中所著錄之各種明刻本,乃爲編輯者「所據多是各收藏者自編的目錄或登錄卡」而錄入,「不能一一過目」。從近二十年來大陸出版之古籍專題聯合目錄看,版本著錄的錯誤率甚高,故此《總目》之著錄雖可供參考,但不可全信之。

三、哈佛燕京圖書館完成 1, 800 種線裝古籍的編目工作
「哈佛燕京」於2004年歲末已將所藏1,800種裝古籍全部編目完成,這是40年代以來積存之物,存於書庫數十年。三年前,該館館長鄭炯文認爲,「燕京」的家底不清楚,這批圖書的整理編目必須作爲館內的重要工作逐步完成,這個「包袱」不能永遠背下去。由於主持人重視,並積極申請經費,更親去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接洽邀請專業人員來美。從2003至2004年的兩年間,「復旦」的跬駿、楊光輝先後以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的身分在「燕京」協助工作,兩人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終於完成1,800種古籍圖書的編目工作。目前這批圖書全部進入「燕京」的計算機檢索系統,讀者自可查詢。
1,800種古籍圖書,對美國的東亞圖書館來說,不算小數字,編目工作的完成,不僅清理了幾十年來未會解決的家底,補充了館藏,而且對於這批書的「內涵」也清楚了。這批書中有明代及清乾隆以前的刻本約50種,,其中有9種明刻本。9種明刻本分別是:《周易傳義大全》24 卷(明末刻本)、《五燈會元》20 卷(明崇禎刻本)、《大唐西域記》12 卷(明刻本)、《洛陽伽藍記》4卷(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赤水玄珠》30卷(明萬曆二十四年刻本)、《鐫古今名筆便學臨池真蹟》不分卷(明末刻朱墨套印本)、《新鐫木本花鳥譜》1卷(明天啓集雅齋刻本)、《畫中人傳奇》2卷(明末刻本)、《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大全後丙集》6卷(明刻本)。
清代版本中也有一些較好的本子,如清順治十五年(1658)刻本《本草綱目》52卷首2卷、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食物本草會纂》12卷、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本《中州名賢文表》30卷、清康熙刻本《東舍集》2卷、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廬陵宋丞相信國公文忠烈先生全集》16 卷、清乾隆十五年(1750)朱墨套印本《欽定同文韻統》6 卷、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西寧府新志》40卷、清乾隆刻本《唐詩觀瀾集》24卷、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新約全書》5卷。
除了刻本外,尚有可以作爲善本書的稿本及抄本。《素履堂稿》1卷(清喬億撰,稿本)、《賓鴻吟稿》8卷《續稿》3卷(清王鴻鈞撰,稿本)、《觀妙居日記》1卷(清李銳撰,稿本)、《北洋海軍來遠號兵船管駕日記》不分卷(稿本)、《砲錄》10 卷《後編》1卷《軍火雜錄》1卷(清丁日昌撰,稿本)、《千泉尺室錢譜》不分卷(稿本)、《國朝典故》不分卷(清抄本,清佚名朱墨批點)、《觀象玩占》50卷(清抄本,繆荃孫藏)、《事物紀原集類》10卷(清抄本,莫友芝藏)、《戰略輯要》142卷(清抄本,盛宣懷藏)、《大槐王氏日省格言錄》1卷(清初抄本)、《牧齋紅豆莊雜錄》3卷(清初抄本)、《梁誠致外務部函稿及收回粵漢鐵路函電文牘》不分卷(梁爲清末欽差,出使美、墨、秘、古國大臣)等。
文獻資料中也有很重要的。《明萬曆五年武將任命書》(此爲朝廷任命梁應鼎爲折衝將軍行忠武衛大護軍的官方文書)、清乾隆二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62-1794)吳縣房屋契券5張、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田畝房屋契券1張、清嘉慶二十年(1815)固山貝子府車票1張、清道光十四年(1834)合同議單1張、清道光年間借票2張、清咸豐年間期票3張、清同治年間西北關係文書18件、清同治至光緒年間憲照護照執照監照13張、清宣統年間度支部執照9張、清末戶部執照國子監監照38張等。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貴州少數民族生活的圖譜及解說,共有8部,皆彩繪本,圖為寫生,文則記實,題名分別為《黔苗圖說》、《苗蠻圖說》《苗蠻圖說》、《滇苗圖說》、《夷人圖說》。《黔苗圖說》有2部,爲八十二圖、五十七圖。《苗蠻圖說》有4部,爲八十二圖、五十四圖、四十二圖、四十一圖。《滇苗圖說》為三十五圖,《夷人圖說》一百零八圖。除五十四圖的《苗蠻圖說》爲清光緒十七年(1891)時所繪外,餘皆無年款。
按,《圖說》之八十二圖者,繪黔省82個少數民族之活動區域、生活情景、耕種狩獵、婚喪習俗等,圖文並茂,當爲最完整者。又其所繪民族之數亦與清李宗昉《黔記》相符,李氏云:「八十二種苗圖並說,原任八寨理苗同知陳浩所作,聞有板刻存藩署,今無存矣。」而今刻本久湮,存於世者多爲彩繪,雖有所本,然大同小異。大陸各圖書館、博物館所存雖有零星文章介紹,但尙不知確數,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著錄僅有《黔省苗圖全說》1卷(清抄本,藏上海圖書館)、《黔省苗民風俗圖解》1卷(清彩繪本,藏天津圖書館)。《圖說》於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所藏爲最多,達11部,題名多有不同,圖亦多寡不一。1973年,史語所慎選其二,題爲《苗蠻圖集》付諸影印,以供研究者參考。影印本前有芮逸夫先生序,於歐美地區所藏《圖說》也有介紹。而「燕京」所藏,皆爲4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得自大陸及日本者,因過去未會編目,束之高閣,而知者甚鮮。《黔苗圖說》等,對於中國西南特別是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歷史及民情習俗的研究,有著重要價值。

四、美國研究圖書館組織(RLG)的中文善本書數據庫
自1991年以來,美國的研究圖書館組織(RLG)的一個基金項目,開始不斷地將收集到的中文善本書的記錄通過計算機輸入到RLIN數據庫。RLG的全稱是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創建於1974年,由北美36所大學圖書館組成,並在史丹福大學設中央計算機系統與數據庫,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使36所大學董事會員圖書館以及60所非董事會員圖書館和北美地區用戶得以資源共用,再於1990年籌建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數據庫。RIG在1989年正式提出編製全美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現在中國古籍善本書機讀目錄計畫,並獲得美國「國家人文學科基金會」在經濟上的支援。當時的計畫是引進臺灣中央圖書館編製的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機讀數據(60年代編善本書目時的工作記錄),作爲美方編目時的參考,並在美國選取一、二個圖書館作為試點,以取得實際操作經驗。
和數據庫中心編輯室合作的圖書館工作程式,基本上是大陸的一些館提供館藏善本的工作單以及善本書影,工作單需要填寫主要款目,包括書名、著者、出版者、出版年以及載體形態、版本依據、行款版式、函數、四庫主題、附加款目等。一般來說,大陸方面的圖書館問題較少。而美國多數的東亞館,雖藏有善本和古籍,但缺乏懂古籍版本的專家或編目人員去操作,故僅郵寄卡片和書影,具體工作如版本鑒定、著錄方式等,均由中心編輯室的專家去做。國會圖書館則以1939年至1942年間王重民先生所做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錄》為基礎,交由數據庫的專家去重新著錄。至於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則應數據庫主持人的要求,提供1999年出版的《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宋元明部分)中的所有著錄以及每種書的書影,並全部輸入。
幾百年來,從明代到現代,歷代內府管理圖書的部門、或藏書家、或公共圖書館、或書店,對於古籍編目多是以書本式目錄來作歸納、清理、總結、檢索、推廣、介紹,此外還有卡片目錄,也便於檢索。對於圖書館編目人員或研究目錄學、版本學的專家和學者來說,雖然可以核查各種書目,以瞭解一些資訊,但是,部分書目因爲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著錄不甚準確,或沒有規範,更難以從中調閱出各種各樣的資訊來作參考。這個數據庫最重要的是規範化,而且可以用各種方式來進行檢索,包括書名、作者、版本(稿本、抄本、刻本,歷代刻本,如內府刻本、藩府本、書院本、監本、家刻本、坊刻本等等、活字本、套印本等)、刻工、寫工、繪工等,或用關鍵詞去查詢,即可得出各種資訊。或是查一種書,也可得到不同的版本資訊。尤其是該數據庫所擁有用一萬八千種(包括複本)善本書的書影,包括了善本書的卷1第1頁的卷端、內封或牌記等。這是一筆巨大的無形的財富,是不能用經濟價值來衡量的版本學寶庫。昔楊守敬創爲《留真譜》,將各種版本各撫其形,以便稽覽。後來出版的二十餘種書影規模都不大,或一家、一館、數館之所藏,如果將來以數據庫之書影作爲基礎、經過科學的編輯、加工、出版,那絕對是嘉惠學林,大大有俾於目錄學、版本學、文獻學的研究。
自清末以來,美國國會圖書館接受清廷贈書始,以及傳教士和後來的專業人員在中國大陸各地的收集,美國的一些東亞圖書館的古籍收藏數量和質量都爲各方所矚目。通過不斷的整理、發掘,許多過去不被瞭解的圖書,也陸續被揭示,如太平天國刻書,這個政權十四年中僅刻過30種左右,這也是太平天國歷史文化研究者需要直接利用的文獻,但是,大陸所藏不超過5種,很多都藏在歐洲的英、法、德等圖書館,而在美國的國會圖書館十餘種、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的23種都是過去所不知道的收藏。現在陸續進入數據庫,研究者可以一索即得,省卻不少麻煩。
該數據庫現雖有二萬五千種款目,而且大部分是大陸圖書館所藏,但是,它仍在不斷擴展中。這個數字,較之臺北的「國家圖書館」所藏善本爲多,和上海圖書館藏善本種數相埒。《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是著錄了大陸八百餘個單位的六萬餘條款目,應該說這是集大成者。雖然還有一些重要圖書館尙有部分古籍未會編目,我們可以肯定其中也必然會有少量不被瞭解的善本圖書重見於世,但所補不會很多。21世紀,完全是一個資訊時代,在資源共建共用的今天,傳統式的目錄已很難適應新的形勢,作爲一個現代化的、先進的圖書館,應該而且必須爲讀者、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更新的、可靠的各種資訊,,因此,爲古籍善本或普通古籍設立數據庫勢在必行,這也是古籍編目現代化的一條重要途徑。90年代初,大陸的圖書館有識之士開始撰文呼籲建立中國古籍書目數據庫,但是,共識者頗多,行動者甚少,這裡涉及經費、專業人員等問題。無論如何,美國的主要數據庫已經爲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獲得了相應的成果,它的存在一定可以爲大陸或臺灣圖書館界的現在、將來設立中國古籍數據庫所借鑒。

本文原刊於漢學研究通訊第廿四卷第四期(總九十六期),第17-21頁,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