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藏經概要

歷代藏經概要

沈津


〔大藏經〕

〔大藏經〕是佛教文獻彙編而成的叢書總名稱,初稱〔眾經〕、〔一切經〕,亦稱〔藏經〕。〔大藏經〕整理分類的起源,始於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去世不久。釋氏一生沒有留下成文的著作,其教義只在弟子中口授流傳。為了傳播他的遺教,弟子們將他的說教分成兩類,一類稱修多羅(Sutra),是佛說中的基本教義,即經藏;一類稱毗奈耶(Vinaya),是佛說中屬於佛教徒必須遵循的清規戒律,即律藏。後來,教義不斷補充以新的解釋,乃逐漸形成論藏部分,稱阿毗曇(Abhidharma),這就是經、律、論「三藏」的最初形態,也是〔大藏經〕中最基本的印度佛教原典部分。約在西元前後,印度佛教原典開始用文字記錄並向國外傳播;又由於傳播的方向不同,在以後的發展中,又形成了幾種體系,即巴利語系,主要傳播於南亞次大陸及東南亞諸國,我國雲南傣族等地區的佛經亦屬此一體系;漢語體系,主要傳播於我國漢語地區,又通過我國傳入高麗、日本等國;藏語體系,主要傳播於我國蒙藏地區,因其多數直接譯自梵文原典,有其獨立的體系。兩漢之際,佛教由各方面不同途徑傳入中國,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布,數量日益增大,至唐玄宗開元18年(西元730年)時,漢文譯出的經論已達2,278部7,064卷之多,實際存下來的只有1,130部5,066卷。中唐以後,譯經數量逐漸減少。自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僧人已有大量著述,從經序,論著以至目錄史傳的編撰,豐富和發展了「三藏」的內容,使佛教〔大藏經〕真正成為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書。漢文〔大藏經〕編次的形成,最初是經籍目錄的編定。我國第一部有確鑿編纂年代的佛經目錄,是東晉孝武帝寧康2年(西元372年)釋道安編〔綜理眾經目錄〕。在所有的經錄中,最重要者當推唐開元間西崇福寺沙門智升編撰的〔開元釋教錄〕20卷和〔開元釋教錄略出〕4卷。又創用了以〔千字文〕中各字為序的編次方法,對於卷帙浩繁的佛教典籍的整理、庋藏、檢索提供了方便。這種方法沿用了千年之久,以後的各種不同版本〔大藏經〕的編定,大都採用這一編目方式。漢文〔大藏經〕的編輯、雕印的各種版本,由於歷史久遠,保存比較完整的只有明清刻本。同時,歷代諸種〔大藏經〕收錄佛經一般都不超過1,700種(7,000卷)。木刻本〔大藏經〕,據以前的紀錄和最近新的發現,計17個版本,歷經宋元明清四朝(西元971-1738年),18世紀後雕造而未畢工者不計。在先後568年中,有官刻本7藏、私刻本10藏。以版式分別為卷軸本3藏、折裝本13藏、書冊本1藏。高麗的麗藏本、日本的天海本及黃蘗本,都是依不同的漢文版本為母本覆刻的。近代以來出版的鉛印本藏經有〔頻伽藏〕和〔普慧藏〕兩種。

〔開寶藏〕

〔開寶藏〕,中國木刻雕印史上的第一部漢文大藏經。開寶4年(西元971年),宋太祖趙匡胤命高品、張從信前往益州(今成都)雕經,完成於宋太宗趙炅太平興國8年(西元983年),歷時13年,經板130,000塊,每版刻字23行,行14字。藏經內容,以〔開元釋教錄〕分類及所載經目為依據,第一次採用千字文編次順序,起「天」字,終「英」字,共480帙,5,048卷,卷軸式裝幀,版首刻小字經題、卷次、版號和千字文編次,卷末有大字雕造年月干支題記及小字刻工姓名。現存最早印本為開寶5年刻〔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581「李」字號殘卷。全藏印本曾於宋太宗雍熙元年(西元984年)由日本沙門奝然傳入日本(日本京都大德寺藏本為西元984年印造)。端拱年間(西元988-989年)傳到高麗後,高麗王朝即據以覆刻,約在1011年開雕,至1025年工畢,是為〔高麗藏〕的初雕本(1935年曾在韓國發現18軸殘卷,日本南禪寺藏有40卷,共存58卷)。〔開寶藏〕刻成之後,除了刷印流通之外,百年間曾經過3次校勘修訂,增入〔貞元釋教錄〕所載典籍和宋代新譯經論,形成3個不同版本:(1)咸平修訂本,宋太宗端拱2年(西元989年)至真宗咸平年間(西元998-1003年)校訂本。(2)天禧修訂本,宋真宗天禧(1017-1021)初年校訂本,於乾興元年(1022)傳至高麗和契丹。(3)熙寧修訂本,宋神宗熙寧4年(1071)校訂本,於宋神宗元豐6年(1083)傳至高麗。熙寧本修訂完畢後,即於是年8月10日將全藏板片賜給顯聖寺聖壽禪院公開流通印行,並指派一名聲望較高的僧人主管印經院事宜。此外,宋徽宗大觀2年(1108)印本,現存者有〔大集經〕卷43(無雕造年月)、〔阿惟越致遮經〕卷上(開寶6年雕造)、〔中論〕卷2(開寶7年雕造)、〔十誦尼律〕卷46(開寶7年雕造,相傳係敦煌出土,1923年流入日本,是迄今所知最完整無缺的一卷,全卷46版綴成,共長21.66米)。〔開寶藏〕板片何時毀損不存,已經無考。

毗盧藏

毗盧是佛真身之稱,雕經局設在福州開元寺因而又稱為〔福州開元寺大藏經〕。由該寺僧人本明、本悟、行崇等發起勸募,得到當地信眾蔡俊臣、陳詢、陳靖、劉漸等人贊助,於宋徽宗政和2年(1112)開雕,至南宋高宗紹興21年(1151)竣工,歷時40年。全藏595函,1,451部,6,132卷,以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頗」字號止。〔中華大藏經雕印史〕曾說:「此板藏經於南宋末咸淳4年(1268),住持文迪曾予補刻板木,其印刷活動直迄元之大德年間」。

〔圓覺藏〕

〔圓覺藏〕即〔湖州思溪圓覺禪院大藏經〕。約在北宋末年開雕,南宋高宗紹興2年(1132)基本刻竣,由密州觀察使王永從全家發願捐助,比丘梵淨、宗鑒、懷深等負責勸募雕造。全藏548函,1,435部,5,480卷,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合」字號止。〔圓覺藏〕的特色是在經論之首末均無題記及刊記。僅在全藏中的一二處,有二頁大小的紹興2年4月之列藏題記附注。〔圓覺藏〕的經板,後來在南宋理宗淳祐(1241-1252)間移藏於資福禪寺。

〔崇寧藏〕

〔崇寧藏〕即〔福州東禪寺本大藏經〕,又稱〔崇寧萬壽大藏〕,是中國第一部私刻漢文大藏經,由東禪寺等覺禪院住持沖真發起勸募雕造。宋神宗元豐3年(1080)開雕,至徽宗崇寧3年(1105)竣工,歷時25年。全藏580函,入經1,440部,6,108卷,以千宇文編次,始「天」字,至「號」字號。首次採用經摺式裝幀。每版36行,折為6個半頁,每半頁6行,行17字。此後的〔毗盧〕、〔圓覺〕、〔資福〕、〔磧砂〕、〔普寧〕元〔官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武林〕、〔萬曆〕等藏,都循崇寧本之版式不變。崇寧本還對入藏經籍編目次第,有所改進,簡化〔開元釋教錄〕編目方式,把大小乘經、律、論分成兩大類,再在兩類之下,各立經、律、論爭有關子目,查閱更為簡便。這一編目內容之改革,影響到以後各私版藏經的編目方式。崇寧本的另一特點是,把歸入某函中的各種佛教詞語音釋彙編為單獨的一卷,附於該函中。

〔資福藏〕

〔資福藏〕即〔安吉州思溪資福禪寺大藏經〕。開雕年月不詳,至南宋孝宗淳熙2年(1175)竣工。全藏599函,1,459部,5,940卷。千字文編次,始「天」字,至「最」字號止,較〔圓覺藏〕增入51函。〔圓覺〕、〔資福〕兩藏版式相同,所收經籍基本一致,〔圓覺〕經板後來移藏資福禪寺,因此在印本上不易區別,故有〔資福藏〕係在〔圓覺〕本之基礎上加以增補而成之說。這兩部藏經,在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以後的印本,曾陸續傳到日本,各寺所藏甚多,清朝末年,楊守敬從天安寺(一說為近江國伊香郡管山寺)購回一部(原缺600多卷),現藏北京圖書館。

[契丹藏]

〔契丹藏〕又名〔遼藏〕。〔開寶藏〕天禧修訂本傳至北方後,約在遼興宗耶律宗真景福年間(1031-1032)據以雕造,至遼道宗耶律洪基清寧9年(1063)工畢,計30餘年。新刻成的〔契丹藏〕全藏印本,在是年即作為禮品贈給高麗王朝。該藏雖以〔開寶藏〕天禧修訂本為基礎刻印,增入當時僅在北方流傳的特有經論譯本和著述,形成了〔遼藏〕之特點。如遼道宗耶律洪基〔華嚴經隨品贊〕10卷、行琳〔最上乘祕密藏陀羅尼集〕30卷等即是。據遼道宗咸雍4年(1068)燕京天王寺志延所撰「陽臺山清水院創造藏經記」所述,〔契丹藏〕共579帙,以千字文編次,始「天」字,止「滅」字。其雕造經過,雖然散見於有關佛教史料的零星紀錄,但以前並未發現傳世印本,且誤認為係折裝本的裝幀形式。1974年7月,於山西省應縣佛宮寺木塔內佛像中發現遼刻本佛經47卷,其中12卷有千字文編次,應屬〔契丹藏〕印本。但有年代題識者僅1卷,為遼聖宗耶律隆緒統和21年(1003)刻造之〔稱贊大乘功德經〕,女字號。其他35卷內,無千字文編次。據該次發現之研究,〔契丹藏〕開雕時間之下限,較歷來相傳的1032年至1033年,可提前30年。而據以刻造的底本應是〔開寶藏〕尚未進行第一次修訂的印本。至於更早的統和8年印本和其他無千字文編次之經籍,則應屬遼代較早的散刻本。

〔趙城藏〕

〔趙城藏〕又名〔趙城金藏〕。1933年在山西省趙城縣霍山廣勝寺發現,故名。是金代由民間勸募,在山西省解州天寧寺刻成的大藏經。發起人為潞州崔進之女法珍,相傳她斷臂募緣完成刻經事業。刻藏時間約在金熙宗皇統9年(1149)前,於天寧寺組成開雕大藏經板會負責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1173)完工,歷時25年。刻成之後,法珍於18年將印本送往燕京,並在聖安寺授比丘尼戒。21年法珍又將經板送到燕京刷印流通,後受封為宏教大師。〔趙城藏〕的原刻版式,除千字文編次略有更動外,基本上是〔開寶藏〕的覆刻本。裝幀也同為軸卷式,每版23行,行14字。保留了開寶蜀刻本的許多特點,不論是在版本和校勘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金末元初,經版曾損燬一半。約在元太宗窩闊臺8年(1236),由耶律楚材主持,在民間勸募,同時召集各地寺院刻字僧人在弘法寺補雕缺損經版,基本恢復了天寧寺舊刻內容,共683帙,6,900餘卷。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至「幾」字號。每版22行至30行,每行14字至27字不等。現存〔趙城藏〕是在元世祖中統2年(1261)的補雕印本。1933年發現時尚存4,957卷。抗日戰爭期間,又佚遺多卷,加上1952年發現早期散失的62種152卷,現存4,813卷。趙城廣勝寺入藏的藏經應係在燕京刷印後,散頁運至趙城,由龐家經坊綴合成卷,並在卷首加裱刻有「趙城縣廣勝寺」題記的「釋迦說法圖」扉畫一幅。〔趙城藏〕由於年久缺損之故,在明萬曆20年(1592),由解州靜林山萬壽寺僧悟順抄補若干卷;清雍正9年至11年(1731-1733),廣勝寺又集僧俗大量抄補缺卷。現存明清兩代補抄本約200卷,因據永樂〔南藏〕抄錄,故有編次錯落及重覆。〔趙城藏〕補雕本的另一印本,1959年在西藏薩迦北寺圖書館發現,共31種559卷,後來又有散佚,現存約540卷。從卷末的施經題記證明,刷印於元憲宗蒙哥丙辰(1256),時間略早於趙城本,原藏於燕京大寶集寺,從千字文編次、版式、字體、刻工等方面判斷,可以確認是天寧寺藏經板輸入燕京後的補雕印本,和〔趙城藏〕本完全一致。今存之〔趙城藏〕共5,383卷,分屬4個不同的印本,為廣勝寺本4,827卷、大寶集寺本539卷、興國院本10卷、天寧寺本7卷。

[元代官刻本大藏經]

[元代官刻本大藏經]於1982年12月在雲南發現,現存32卷,今藏雲南省圖書館。經板較所有藏經為大,每版7個半頁,共42行,每半頁6行,行17字。行間疏朗,字體嚴謹,上下有外粗內細的雙欄線,每枝中縫及卷首經名下刻有千字文編次,版式為經摺裝。此藏的十宇文編次,據殘存的32卷依次排列,應列「于」字。全藏至少為651函,6,500餘卷,人經內容僅次於[趙城藏],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部藏經。

〔普寧藏〕

〔普寧藏〕全稱為〔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大藏經〕。始刻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4年(1277),至27年(1299)工畢。以千字文編次,由「天」字始,至「感」字號止,共558函,1,430部,6,004卷。元成宗鐵穆耳大德10年(1306)時,松江府僧錄管主八從弘法寺本藏經內(即解州天寧寺版輸入燕京後的元代補雕本)選出南方版本藏經所缺的祕密經約97部315卷,編為「武」字到「遵」字28函,刻就後隋同〔普寧藏〕本一起流通。最後又補入「約」字函的7部8卷。除「武」字至「遵」字的28函不計外,應為559函,1,437部,6,010卷。〔普寧藏〕本基本上是依據〔圓覺〕本覆刻,版式略小於〔圓覺〕本,但刻工精美細緻,裝幀古樸典雅。

[洪武南藏]

[洪武南藏]又名[初刻南藏],為明代刻造的3個官本藏經中最初版本。明太祖朱元璋洪武5年(1372)勅令於金陵蔣山寺開始點校,至洪武31年竣工。永樂6年(1408)版片即遭焚燬,刻本幾乎沒有流傳,後來在永樂年間於南京雕造的再刻本稱為[南藏],而不知曾有兩次於南京刻藏之事。[洪武南藏]唯一保存下來的印本,直至1934年才在四川省崇慶縣上古寺中發現。全藏共678函,1,600餘部,7,000多卷。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至「魚」字號。「天」字至「煩」字的591函,全係[磧砂]本藏經的覆刻本,後來補充的87函,80餘部,730餘卷,基本上是[永樂南藏]依據的底本。此孤本略有殘缺,並有部分補抄本和坊刻本在內。

[永樂南藏]

[永樂南藏]即一般通稱的[南藏]。為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年間據洪武本藏經重刻,編次有較大改動,收入經籍也少於洪武本。創刻的確切年代已無記載,估計約在[洪武南藏]經版被焚之後一兩年內,畢工於永樂17年(1419),經版57,160塊。全藏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石」字號止,共636函,1,610部,6,331卷。該藏雖係據洪武本重刻,但書寫和鏤刻都不及洪武本工整。萬曆12年(1584)以後,在南京又添刻了[永樂北藏]本的[續藏經]41函隨同刷印流通。[永樂南藏]刻就後,經版藏於報恩寺,由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主管批准供全國各地寺院請印,平均每年均可刷印出20藏,故流傳印本較多。

[永樂北藏]

[永樂北藏]為朱棣於永樂19年(1421)在北京雕造,到明英宗正統5年(1440)方始刻竣。全藏以千字文編次,由「天」字始,至「石」字號止,共636函,1,621部,6,361卷;雕成後,曾大批刷印分賜全國各大寺院。後來在明神宗萬曆12年(1584)又續刻了各宗著述36種,410卷,納入41函,由「鉅」字編到「史」字,並附[北藏]所缺的[永樂南藏]本的4種經卷和目錄,共5部,153卷,16函。因此,該藏共有693函,1,662部,6,930卷。其版式,改變了摺裝本藏經的傳統版式,加大了字體和版心,每版5個半頁,25行,每半頁5行,行17字。同時,字體也採用秀麗的趙孟頫書體刊刻。

〔武林藏〕

〔武林藏〕於1982年初次發現,僅殘存17卷,係屬於9種經籍的零散卷冊。千字文編次,經摺裝。版式為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行17字。經卷字體較〔永樂南藏〕本肥大,書寫嚴謹渾厚。按其千字文編次核對,和〔磧砂〕本及〔洪武南藏〕本完全一致,區別於其他版本藏經,雖依據的實物較少,但基本上可以判定為〔磧砂〕本或〔洪武南藏〕本的覆刻本。該藏之存在不屬方冊,而是經摺裝。

〔萬曆藏〕

〔萬曆藏〕約在明萬曆17年(1589)至清順治14年(1657)刻造的私版藏經。1983年11月於山西省寧武縣發現,未見著錄。全藏678函,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魚」字止。共入經、律、論、集撰等1,659部6,234卷。現存660函,1,563部,5,997卷。原藏廣西全州金山寺,後移藏寧武縣延慶寺,1979年初又移藏縣文化館。此藏係據永樂〔南藏〕的覆刻本,由明惠王選侍王氏發心重刊,並由信徒助刻。扉畫右下角有「南京橋盧巷內街口xx印造」,藏內補雕卷冊甚多,補雕本多係仿宋體,且多有書經和刻經人題名,達40人之多。

[清藏]

〔清藏〕又名〔龍藏〕。是清代所刻的官版藏經。清世宗雍正11年(1733)在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命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及賢良寺住持超聖等主持刻藏事宜。雍正13年開雕,至清高宗乾隆3年(1738)工畢。用了4年時間,刻造經板79,036塊。全藏724函,千宇文編次,由「天」字起,至「機」字號止,1,669部,7,168卷。版式和〔永樂北藏〕本相同,每版25行,摺為5個半頁,每半頁5行,行17字。〔清藏〕分為正、續兩個部分,正藏485函(天字至漆字),人經內容和〔永樂北藏〕相同;續藏239函(書字至機字),人經內容視〔北藏〕本有所增減。〔清藏〕刻成之後,曾印100部,分賜全國各地寺院。後來在1935年還印過22部。經板原存北京故宮武英殿內,後移藏柏林寺,1982年8月,又移至智化寺保存。歷代所刻官私各版大藏經板片,除〔清藏〕經板近80,000塊現存外,其餘都已毀損不存。

本文輯自臺北漢美公司出版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沈津先生所撰藏經類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