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蠹魚隨筆(三則)
老蠹魚隨筆(三則)
沈津
重華宮藏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前些時翻閱清雍正六年(1728)內府銅活字印本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的大書,僅目錄就有四十卷之多。此書的編纂、價值、版本、流傳,以及研究論著等等,裴芹先生有《古今圖書集成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敘述得很清楚。
這部書二十二年前我曾在「哈佛燕京」翻過,那時是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第一次在該館的善本書庫中見到時,真有一番感慨,因為不僅那五千零二十冊,裝在五百零二函中,整整齊齊地佔了幾個書架,給我「書牆」的感覺,而且想到的是1940年以前,「燕京」是通過什麼關係才收藏到這部難得的書。
我關心《集成》,主要是它的印數和如今究竟還存多少。
按,清《內務府奏請查武英殿修書處余書請將監造司庫等官員議處摺》(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十八日)云:「又有不全《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內每典缺欠不一,共少六百八十二本。查此一書,於雍正六年刷印六十四部之後,並未重印。今已將各處陳設,並頒賞現存《古今圖書集成》數目,按冊遂一詳查,與原印六十四部之數相符,是此一部,或係當時初印樣本,歷年久遠,遂至散佚不全。」「又有成書十種……查明檔冊既所不載,而通行各書,現在亦俱不缺少,實為餘書無疑。但其何以有此餘書,現在官員柏唐阿等俱稱實不知來由。臣等再三詳察,此項餘書,蓋係從前初辦通行書籍之時,該處官役人等就版私行刷印,或欲自用,或應親友所求,甚或希圖市賣以漁利,其情弊所必有,迨後查核漸嚴,不敢持出,日復一日,年久人更,遂至遺留在庫,恐不出此弊。」則此活字印本當時或不止印六十四部及樣書一部,當時的私印必不敢多,蓋部頭大,不易為也。
實際上,康熙五十九年玄燁已發諭旨,定下《集成》印刷六十部。雍正元年蔣廷錫、陳邦彥等奉旨擔任正副總裁後,有摺子奏上雍正帝:「今查得六十部之外,館中分刷六部,亦應歸入官書之內。其修書人員,陳夢雷所取八十人,今除陳聖恩、陳聖眷已經發遣,周倡言現在緝拿,汪漢倬、金門詔已經黜革,其陳夢雷之弟陳夢鵬、侄陳聖瑞、陳聖策,應驅逐回籍。林鐔、方僑、鄭寬、許本植四人,皆福建人,系陳夢雷之親,林在衡、林在莪二人,係已革中書林佶之子,亦應驅逐,李萊已先告假,王之栻從未到館,亦應除去外,存六十四人。臣等就所分校之書,察其勘對勤惰,學問優劣,若果校對用心行走勤謹,書完之日,臣等列名具奏請旨。倘有怠忽懶惰者,實時驅逐,或有生事作非者,臣等指名題參黜革。庶勤謹者,益加勉勵;怠忽者,亦知儆懼矣。」可見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迅即調整陳夢雷的八十人編輯班子,發遣、緝拿、驅逐回籍,不一而足。其它人等,則區別對待,落實政策。
蔣廷錫有摺子(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七日)說到他到古今圖書集成館工作的事,云:「隨於初八日到館,同在館人員先將通部卷數查明,查得《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已刷過九千六百二十一卷,未刷者三百七十九卷。臣廷錫、臣邦彥將已刷過之書,每人先各分校十卷,一卷之中,必有十餘頁錯誤應改印者。是雖名為將完之書,其未完工之工,實有十分之四也。臣等一面將未刷之書,令在館人員詳細校對刷印,一面將已刷之書,令在館人員分卷重校,臣廷錫、臣邦彥再加總閱,務期改正無誤,仰副皇上命臣等至意。」由此可見,雍正帝即位時,集成巳刷印了百分之九以上,從蔣氏接任後,主要精力是後續校對、修正與裝訂。古今圖書集成館於雍正元年正月開館,至三年十二月告竣,印出的是五千二十本,計五百二十套。當時存留的六十名工作人員,每人二日限定校書一卷,及校看刷印排版收發書籍從無遲誤。除進呈本外,尚有六十三部。
《集成》於雍正六年印出後,一直沒有頒發。直到乾隆三十九年四月初二日,弘曆才有最高指示,《清內府刻書檔案史料匯編》載是日內閣奉上諭:「大學士舒赫德、于敏中著各賞《古今圖書集成》,其收藏傳付子孫守而弗失。再,已故大學士劉統勳一體賞給,不意其猝爾身故,未及身預,因念及伊子克世其業,亦著加恩賞給一部。欽此。」
沒隔多少時日,五月十四日內閣又奉上諭:「因思內府所有《古今圖書集成》,為書城巨觀,人間罕觀,此等世守陳編之家,宜俾尊藏勿失,以永留貽。鮑士恭、范懋柱、汪啓淑、馬裕四家,著賞《古今圖書集成》各一部,以為好古之勸。又進書一百種以上之江蘇周厚堉、蔣曾瑩、浙江吳玉墀、孫仰曾、汪汝瑮及朝紳中黃登賢、紀昀、勵守謙、汪如藻等,亦俱藏書舊家,並著每人賞給內府初印之《佩文韻府》各一部,俾亦珍為世寶,以示嘉奬。以上應賞之書,其外省各家,著該督撫鹽政派員赴武英殿領回分給,其在京各員,即令其親赴武英殿祗領。仍將此通諭知之。欽此。」這件差事是交給于敏中辦的。
是日,于敏中謹奏,「蒙發下《古今圖書集成》十一部,交臣擬備各省行宮陳設外,其餘擬賞各省交送遺書最多之家。今臣恭擬各省行宮七處,陳設各一部,餘四部擬賞進書五百種以上之鮑士恭等四家各一部,俾得寶貴尊藏。又查交書一百種以上者,均經奉旨於所進書內,查其最佳者呈覽,奉有御題。通計進書一百種以上者,在京及外省共有周厚堉等九家,謹擬賞以《佩文韻府》初印本各一部,用示嘉獎。並擬寫明發諭旨進呈。所有擬備陳設及擬賞之處,另行分繕清單,恭呈御覽。是否,伏候訓示。謹奏。奉旨:所辦甚好。欽此。」
于敏中擬的各省行宮陳設《集成》清單共七部,為天津柳墅行宮一部、山東泉林行宮一部、江寧棲霞行宮一部、揚州天寧寺行宮一部、鎮江金山行宮一部、蘇州靈岩行宮一部、杭州西湖行宮一部。以上都已通知經管之各督撫、鹽政派員至武英殿領取。於此,可知《集成》不僅是由武英殿雇工鑄銅字並刷印,即使是印出之本亦均存置於武英殿內。
《集成》所印之書有兩種紙張,一為開化紙,一為太史連紙。查《故宮殿本書目現存目》,著錄內府文淵閣藏太史連紙一部,乾清宮藏開化紙一部(內缺一冊),皇極殿藏開化紙、太史連紙各一部。此外如翰林院寶善亭及圓明園內之文源閣、熱河行宮之文津閣、遼寧故宮內之文溯閣和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各一部。其餘官員和民間所獲賜頒者有張廷玉(二部)、劉統勳之子、舒赫德、於敏中、鄂爾泰、田文鏡、楊文乾、馬爾賽、訥親王、誠親王、李衛、岳鍾琪、朱綱以及鮑士恭、范懋柱、汪啓淑、馬裕等。
當時《集成》除去樣本,共印六十四部,那記載中的置放各省行宮及各閣、各殿及頒送官員和民間所獲賜頒者,總共二十八部,尚餘三十三部。
目今文宗、文匯、文源及各行宮所藏早已毀於戰火,私人藏者,二百年來也迭經喪亂,歷遭兵燹,存世無幾。除哈佛外,美國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也有全帙,觸手如新,鈐有「寧邸珍藏圖書」朱文長方印,當為原藏王府者。陳紀瑩先生寫道「現在葛思德收藏的《古今圖書集成》是世界上現存原版本三套或四套之一。因為五零二零冊書籍,是由幾套不完整的同類書湊起來的。義理壽可能花了極少數金錢,便買到這套完整的巨著,附帶著不少多餘的冊數,以備遺失後的補充。」(見《胡適童世綱與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頁56)葛館藏本我雖曾翻過,但如此之說,還是第一次知道。
韓國奎章閣藏有全帙,5,022冊,每冊皆經重裝。為乾隆四十二年(1777)即朝鮮正祖元年時,從中國北京收購的,書中有李德懋記,云:「改裝演貯於皆有窩,庚子春命檢書臣李德懋、柳德恭、樸齊家、徐理修繕,抄部目各繫於冊,將使工書者題之,凡四十日紇。抄後,又命尚衣主簿臣曹允亭題冊名、寫字官題部目。」書中又有「朝鮮國」、「弘齋」、「萬機之暇」、「極」等正祖皇帝的鈐印。(見日本《書物同好會會報》第五號「奎章閣本《古今圖書集成》雜記」,作者上床一男)
英國大英博物院圖書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及德國柏林圖書館各藏一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有《集成》一冊,為第二百四十九卷,屬皇極殿。日本內閣文庫所藏亦為殘帙,佚學行典卷241至260、文學典卷65至66、77至80。
2000年之前,在古籍善本的拍賣會上,《集成》的銅活字本每冊約500至800元。曾幾何時,2005年11月29日,天津立達拍賣了《集成》零本一冊,竟以二萬三千元成交。2006年6月2日,北京德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古籍文獻暨書畫春拍會上,《集成》一冊,成交價為一萬二千一百元。2008年5月29日,在南京盤龍拍賣公司,有十冊開化紙印本的《集成》,底價35萬元,因高於行市,致使流拍。是年的5月31日,北京保利拍賣的《集成》三卷一冊,為宮內舊藏,有多方御璽,以6000元起拍,10萬元落槌。
《品花寶鑒》是道光年間的小說,作者約生於乾隆五十六年,卒於道光二十八年後,書中第四十五回「佳公子踏月訪情人。美玉郎扶乩認義父」中說:「還有一部《圖書集成》,這部書是個難消的,心上要想求子雲置這部書,情願減價,只要三千銀子。」同回還寫道:「子雲道……《古今圖書集成》我雖有一部,這個也只好我們留下罷。這個書也不過如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第四十六回「眾英才分題聯集錦。老名士制序筆生花」中又寫道:「將《圖書集成》裝了五大車,送進怡園,子雲只得收了含萬樓上,倒就擺滿了五間大樓。」可知當時《集成》作為商品可以買賣,或是從王府、宮中、大吏處所得,然而既減價為三千兩銀子,那原價又是多少呢?
「燕京」本為太史連紙,原藏宮中,惟不知何時流入民間,並於1940年前再轉入「哈佛燕京」的。此本鈐有「重華宮寶」、「五褔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三璽,可證為弘曆親閱藏書。重華宮,位於紫禁城月華門西百子門之北(內廷西路西六宮以北),原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曆為皇子時居第。弘曆登基後,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擬此宮名為「重華」,意在頌揚弘曆有舜之德,繼位名正言順。重華宮沿用乾西二所之三進院落格局,前院正殿為崇敬殿,中院正殿即重華宮,有左右配殿,東配殿為葆中殿,殿內額曰古香齋,曾收貯《集成》;西配殿曰浴德殿,殿內額曰抑齋,為弘曆書室。每歲新正,帝侍宴太后、賜內廷詞臣茶宴也於此,聯句倡如,以為常例。又宴於闐回長漠咱帊爾、宴平定台灣成功將佐均在此。後瑨妃太妃亦住此。(見《清會典事例》卷八六二工部宮殿等)。
蔣復璁先生曾回憶在北京時,看見文淵閣的陳設,即是「在閣下正中寶座兩旁前面各有一個書架,陳列《圖書集成》一部,如目錄及字典等放在閱覽室內,便利檢閱。」那「燕京」的這部重華宮藏本則不知放在古香齋的什麼位置了。
還想說明的是,重華宮本除了乾隆三璽外,在目錄中有數函鈐有「禮部官書」而無三璽,這或許也配了數十冊禮部本。另外我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鈐有三璽的頁面上,都有一張略大於三璽的太史連紙,這是防止三璽鈐在頁面防止印油滲出的保護措施,也是很正常的,過去我在上海圖書館時,在善本書上蓋過不少印,每打完一冊即拿一張小塊宣紙放在鈐印上,在「燕京」也是如此。但此部那略大於三璽的太史連紙,卻是裝訂在書內,這證明鈐印是打在未經裝訂的頁面上,而不是在已經裝訂完竣的書上鈐印,這是和其它的所有古籍上面的鈐印先後有區別。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了《集成》,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徐州市圖書館有全帙。上海圖書館(缺十二冊)、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寧波天一閣均為不全之本。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最多,共有三部,舊藏於文淵閣、皇極殿與乾清宮。前二部都是5020冊,可惜第三部缺了一冊(目録中缺卷三、卷四),所以為5019冊(也算全)。文淵本為太史連紙、皇極與乾清本為開化紙。按,楊玉良先生有「古今圖書集成考證拾零」(載《故宮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期),說全帙為北圖、上圖、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部)、杭州圖書館、天一閣、嘉業堂、倫敦、巴黎,柏林,計十二部。如不計殘缺之本,《集成》大約全帙存世有十三部。
清內府刻開花紙印本《御製詩》第三集
《御製詩》第三集八卷,是清聖祖玄燁所撰,清康熙內府刻本,三冊。此集卷一至六古今體詩,卷七至八賦。按,玄燁有詩集十卷二集十卷,康熙四十二年宋犖刻本,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圖書館等十六館入藏。書中有高士奇及宋犖於康熙四十二年進書表並跋,稱是年二月聖祖巡幸江南,宋犖奏請御製詩集鋟板吳門,蒙允准。高士奇奉命校讎刊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於《聖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條中云:「別有御製詩集二十八卷,乃高士奇等所校刊。恭檢篇目,皆已編入文集,次第亦無所改易,故今未敢復繕,惟附著分合之緣起,俾來茲有考焉。」
玄燁是聖主,在位六十一年,文才武功也是清代的其他幾位皇帝所不能比擬的。臣工們對主子的頌詞是「天命聰睿,萬機之余,又書詩文,句句甚奇,筆下銀鈎鐵畫,洵亙古所未有。」套用一句北京俗語,那可是「蓋了帽了」。當然,對於刊刻《御製詩》第三集,玄燁也沒當成小事,因為那確實是他「留芳百世」的著作。
是集為李煦奉命所刻。時李為蘇州織造,並八次兼任巡視兩淮鹽課監察御史。查《李煦奏摺》,自康熙五十四年三月至五十五年十一月,李煦為刻《御製詩第三集》,共上摺八次,細讀各摺,對瞭解其集的刊刻過程頗有所助。其第一摺是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的「請頒給御製詩集選工刊刻摺」,那是李煦接獲刊刻《御製詩集》後的上摺,請求頒給《御製詩》初二集事,並有「蒙聖恩,許臣煦刊刻,臣煦不勝光榮。」「而剞劂告成之日,頒行中外,則天下萬世皆得有所觀法,以廣聖道之傳,以永文明之運,是天下幸甚,萬世幸甚。臣煦無任引領仰望之至」之語。
《御製詩》第三集的刊刻工作進行得很快,不到三個月,先刻就了二卷,六月初六日,李煦上摺進上刊刻的第三集樣本二卷,「今先刻就,但未知是否合式,特恭呈樣本,伏乞萬歲睿裁批示遵行。」大約是李煦自作主張,將第三集別立面目,故樣本的高寬、字體均異於初集二集。這使玄燁看後大不滿意,其有朱批云:「朕細察對,與當年所刻《御製詩集》長短不同,字之大小參差不一,甚屬疏忽,使不得。著速收拾,前後相同,奏來再看。」
李煦有違聖意,跪讀御批的「戰慄恐懼,愧汗如雨」的情景可以想見。八月二十日,李煦又有「選工另為開雕御製詩集摺」,有云:「臣煦雖蒙聖恩寬厚,不即加處分,而犬馬抱漸,實無地可以自容也。臣即日選工另為開雕,遵照當年所刻御製詩集,務期長短相同,字式合一,俟刻成二卷,再當恭呈樣本。」朱批:「將先後並在一處方是。」
這「先後並在一處」,當是以後將初集二集三集置放一起之意。為了落實聖上的旨意,李煦絶對不敢再有疏失,三個月後,他將新校刻的二卷進呈,並應照南書房、翰林院校對簽子修改外,並請皇上將初集、二集原本頒發一部,以照樣裝釘式樣,務必前後相符。這之後,李煦又刻完第三、四卷,並照翰林校對簽子,督率工匠將第一、二卷刻板修改。在五十五年三月初四日的摺子裡就有「謹再印刷,恭進御覽。至於翰林看過標籤原本,一並附呈,可備查對」的文字。
五月二十五日,第三、四卷遵照南書房校對粘簽,一一修改完畢,而第五至第八卷,也刊刻告竣,復進呈御覽。李煦十一月十八日有「進《御製詩集》五十部並羅紋紙摺」,中有「跪請萬歲萬安。竊奴才敬刊《御製詩》三集,已經進呈樣本,謹遵照發下南書房校對粘簽,細細修改完畢。先裝潢五十部,敬呈御覽。但應裝釘若干部,伏候萬歲批示遵行。奴才又新做羅紋紙一萬張恭進。」朱批:「知道了。詩刻得好,留下了。」至此,刊刻第三集的工作總算是大功告成。於此,也可知第三集最初印了五十部,是用羅紋紙印的。
當年印製《御製詩集》,除羅紋紙印本外,還有部分為開化紙印本。此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本,即為開化紙本,寫刻,端楷秀麗,字大悅目。封面為雲錦所制,包角,原簽。有扉葉,刻「御制詩第三集」。鈐印有「孫印思棠」。
幾年前寫過一篇「清內府刻本中之白眉《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見《書城風弦錄》),是因為涉及開化紙而寫。有人說「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宮廷內刻書以及揚州詩局刻的書多用開化紙。」此說不確。實際上,清代的內府刻本,用紙也非一種,今日所見即有羅紋紙、開化紙、連四紙、將樂紙、台連紙、竹紙等,其中尤以開化紙最好也最難得。
有關開化紙的記錄很少,連《開化縣誌》也無記載。前幾年,我在寫《顧廷龍年譜》時,發現顧師日記1940年3月12日,載有顧師謁張元濟先生事。張在談及擬印《冊府元龜》時說到了開化紙。老先生說:「昔日開化紙精潔美好,無與倫比,今開化所造紙,皆粗劣用以糊雨傘矣。昔時開化紙之稍粗者,書估謂之榜紙。張還說:此種開化紙為寫榜之用,故名之曰開化榜紙。」榜紙比開化紙厚實,顏色較深,屬次開化紙一等的紙。
又讀周叔弢跋清康熙三十六年顧氏秀野草堂刻開化紙印本《溫飛卿詩集箋注》,云:「開化紙之名始於明代,明初江西曾設官局造上等紙供御用,其中有小開花(較薄)、白榜紙(較厚)等名目。陸容《菽園雜記》稱衢之常山開化人以造紙為業,開花紙或以產地得名,他省沿用之。清初內府刻書多用開化紙模印,雍正、乾隆兩朝尤精美,紙薄而堅,色瑩白,細膩腴潤,有撫不留手之感。民間精本亦時用之。嘉道以後質漸差,流通漸稀,至於絕跡。此書是康熙時印本,紙之瑩潔細潤皆遜於雍正、乾隆兩朝,非比較不能鑒別,辨其差異。偶有所會,聊記數語於此,他日當取清內府印本以證之。」此為周先生細較比對之心得,他人難於體會也。
在線裝古籍中,刷印用紙有多種,什麼皮紙、竹紙、棉紙、開化紙、麻紙、藤紙、宣紙等等。紙中學問很大,非專業者很難搞清楚,像竹紙類中就有毛邊紙、毛泰紙,毛六紙、連史紙、海月紙、元書紙、白關紙、玉扣紙、表芯紙、貢川紙等,不要說我分辨不清,就是聽了都會犯糊塗。但以過去所見古籍(包括寫經)用紙,我以為最為考究者大約有二種,一為宋金粟山藏經紙(後有清乾隆仿者),一為開花紙。前者越今千載,內外皆蠟,韌無紋理,幾不可碎,與日本紙相類,造法今已不傳,故以稀為貴。後者紙質堅韌細密,潔白如玉,簾紋不顯,以手觸摸有柔潤感,如同見有美人,看了賞心悅目,從另一種角度來理解,也可說是「書中自有顏如玉」。《御製詩》第三集及清康熙顧氏秀野草堂刻本《溫飛卿詩集箋注》等即如是。
顧廷龍手書石印的《敬鄉樓詩》
《敬鄉樓詩》三卷,民國黃群撰。1947年永嘉鄭樓黃氏石印本,一冊。此書前幾年於哈佛燕京圖書館處理的多餘覆本中檢得,美金五元。我看中此書,是因為顧師廷龍先生手書,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時見過,後來在編寫《顧廷龍年譜》時,又翻一過。書題「永嘉黃群溯初」。前有1947年劉道鏗序、陳敬第撰「永嘉黃君群傳」。末有1947年徐陳冕跋。扉葉印「敬鄉樓詩。葉景葵題。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五月永嘉鄭樓黃氏印行」。
書的作者黃群,又名衝,字溯初,又以所居地自號朔門,浙江永嘉縣人。1882年生,幼承詩禮,好學深思,嘗臨流坐古樹下,半日不去,人莫能測,但見端凝異常兒。師事瑞安陳黻宸,弱冠赴杭州,考求是書院。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習法政,回國後,任湖北法政學堂教習。洪憲之役,潛入西南,策劃義師,鏟除帝制,聲譽赫然,任湖北省政府臨時約法起草委員。1912年1月,被選為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後加入共和黨。1913年為眾議院議員,國會解散後,回上海。1915年經營上海《時事新聞》,次年仍任眾議院議員,後任安福國會眾議院議員。嗣以厭倦政治,去滬經營,任上海通易信託公司經理。1945年4月卒於重慶,年62。
黃群平生傲兀負氣,蔑視闤闠,操奇非所長。廣為結納高朝野士,意氣未嘗少衰。尤能濟人緩急,寒畯無力求學,傾助恐後,即有相負者,則亦置之。其愛鄉愛國,設甌海醫院,又辦鄭樓兩級小學校。其喜藏書,尤喜鄉邦文獻,築敬鄉樓藏之。嘗搜輯永嘉先哲遺著,刊為《敬鄉樓叢書》三十八種行世。按,浙省郡邑叢書最多,永嘉最早有清同光間孫衣言輯《永嘉叢書》(13種,瑞安孫氏詒善祠塾刻本),再有1915年冒廣生輯《永嘉詩人詞堂叢刻》(13種,如皋冒氏刻本),而黃氏所輯最多。蓋黃氏之舉,不僅在於景慕鄉先生,並有嘉惠於鄉後生之意,其敬鄉,天性然也。後樓毀於火,書檢存若干冊,存上海,1937年淞滬之戰,又與其它鄉邦古來名人書畫盡付一炬,即其生前講學論政之文字亦渺無存。
此黃氏詩集,卷一初學集,153首,自1932年冬至1936年夏;卷二小濱集,170首,自1936年冬至1939年秋;卷三香島集,131首,自1939年冬至1941年冬。黃氏弱冠即喜作詩,不僅藉以宣寫其郁結,亦其性情之所表著者。此三卷本,為黃氏親自刪存定稿,也今黃詩僅存者。蓋抗戰期間,其在香港,將五十歲以後所為詩仔細刪存,計成三卷。後寇佔港,又奔桂入渝,將詩稿鄭重付託於徐陳冕,徐在去滬前,恐被敵人搜檢,再轉託友人,以手持之乘飛機帶滬後交徐保存。然黃氏離港後,所作詩稿都不存,良堪痛惜。故此本後徐陳冕跋雲:「悲夫!萇弘之血,杜宇之魄,所寄託者僅此區區之詩卷耳。幸賴平生至契醵金付印,並荷顧廷龍君排比校寫,遂得迅速印成。」
所云「並荷顧廷龍君排比校寫,遂得迅速印成」者,當指顧先生為此書之出版,費力甚多。按,津編著《顧廷龍年譜》,載先生44歲時,即1947年4月15日,劉道鏗至合眾圖書館,與葉景葵、顧先生共商抄《敬鄉樓詩》事,一星期後,顧先生囑錢鶴齡放大《敬鄉樓詩》格。而正式開寫在5月2日,一天之中寫了6頁。這之後,因工作較多,時寫時停,至5月10日寫完第一卷。延至5月24日,方才畢工。接著又抄寫序跋並核校全書。5月27日,先生將書稿交錢鶴齡印刷。錢鶴齡諳攝影,曾協助鄭振鐸編輯出版圖錄,也嘗贈書合眾圖書館。
如今翻閱顧師手書《敬鄉樓詩》,別有一番滋味,津自1960年至1990年止,追隨顧師整三十年,杖履左右,相知最深,顧師筆墨,也最熟於心。此本楷書,為先生中年時所為,先生之所以手書,蓋因上海物價日漲,百姓日不敷出,為省排版費,由先生寫藥水紙直接上機石印。差不多同時間出版的《合眾圖書館叢書》15種裡,先生也書寫了數種。當然,這對於先生來說,也算是苦中作樂。又扉葉「敬鄉樓詩。葉景葵題。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五月永嘉鄭樓黃氏印行」字樣,除「葉景葵題」四字外,餘皆篆體,顧師所書也。
津喜顧師書法,不僅在於先生曾指導我習字,或曾摹他簽名而幾可亂真,而在於他的書法已自成一家面目,我戲稱之為「顧體」。前些年我和顧誦芬、高橋智編的《顧廷龍書題留影》,收有先生為許多學朮著作題寫的書名,計622種(《留影》出版後,我又蒐集到20餘種),內裡即可窺見先生正草隸篆四體書法韻味。津嘗揣思先生手書《敬鄉樓詩》,一筆一划,任情適意,點畫相類,結構回異,不事雕琢,而美竟在其中。從中或可見先生平淡秀逸、沈著簡靜的一面,或此也和學養、閱歷、功力關連。綜觀古今書法大家,多以治學為根本,書法則視為余事。若以國學為根抵,而發為書法,便有玩味無窮、細嚼不盡之意趣。津不藏書,但此《敬鄉樓詩》卻因顧師手書上版石印而珍庋之。
本文原刊《天一閣文叢》第8輯(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