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津書城挹翠錄三篇

說明:沈津著《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年10月)即前著《書城挹翠錄》(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增訂版。內容除了原書改正手民之誤外,另稍有增損,而另有三篇並未收入。此三篇者,「明崇禎刻本潛初子集」、「柳亞子磨劍室題跋」、「北京女報」。由於原書甚少見,今補刊此三篇於後。



明崇禎刻本《潛初子集》
《潛初子集)四卷,明岳元聲撰。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岳漢等求志堂刻本,四冊。半頁十行二十字,左右雙邊,白口,單魚尾,書口下刊「求志堂」。題「長水岳元聲石帆著;男潢、洵輯;孫粉、程較」。前崇禎壬午(1642年)吳橋苑景文序,序後有臨川湯開遠撰「潛初子傳」。
岳元聲,字子初,號石帆,別號潛初,嘉興人。宋忠武王十八世孫。少負異姿,九歲博通經史,尤精心於易。稍長,從賀道星游,倚馬千言,超妙入神。萬曆壬午舉於鄉,癸未聯捷,初仕旌德令,遷國子監丞,進工部郎中。後削籍歸,建天心書院,崇祀四先儒於堂,與四方士講習理學、易乘。天啓初,起歷太僕卿,晉南京兵部侍郎,劾魏忠賢不法事罷歸,有「監丞鐵面」之目。卒年七十二。有《圖書編》、《聖學範圍》、《易象圖說》等。
卷一奏疏十道,卷二五言古詩四十首、五言排律二首、五言律詩六十首、五言絕句三十九首、六言絕句六乎、七言古詩二十八首、七言律詩四十八首、七言絕句四十首;卷三序三十三篇、引十四篇:卷四記九篇、傳四篇、說十篇、議四篇。范序云:「先生不獨以氣節著也,蓋先生德業備乎已,而尤遜志於易,觀象繪圖,探頤索隱,其足於子明、堯夫間分置一座,以其餘緒發為文章,尋統繫於理扃,致豐美於性術。渾渾焉,灝灝焉,若星緯之經天,而江河之行地也,豈與夫織章組句,選字鏤詞,爭綺靡之波蕩已哉?」
其奏疏第一篇為「止選宮侍請停銅具疏」,「諫業選良家女入宮。…先是陛下詔下禮部,選良家女子三百入宮,預教應用。臣聞之道路之言曰:陛下選進官女未及十年,老者計歲不過三十,少者計歲不過二十餘,殘疾者歲計不過十之一二,而何以缺乏至此?己而部臣疏請停止,陛下未可其奏,下五城兵馬奉詔選擇。臣又聞之道路之言日:近日報選宮女,巧者嫁,貧者逃,有力者潛藏,媒妁未須遣嫁已畢,丁男一日而數娶,處子十室而九空。夫深宮富貴,其榮於筋屋也明甚,而又能祿養其父母,寵光其親戚,宜人情深願而何以趨避若此?臣於前月二十八日,途經諸王館,則又聞之道路之言日:今日官女之選,有斷發者,有剝面者,有毀傷肌膚者,有逐臭自塗者,有牽衣把臂而號泣於道者。夫女無妍媸,入宮見妒,及反以妍為媸,而悲其所樂,何以倒置若此已,從諸王館選而進之陛下也。則又聞之道路之言日;今日與選者九百餘人,中者不過三十餘人,且未幾而罪及兵馬,未幾而罪及宦官,又未幾而罪及宮人。夫六尚局誠缺人取數,備使令而何以不當心意,輒觸陛下雷霆之怒若此…良家女子報者數十,拔百得一,留則相悲於道,退則相慶於家,此日人心,陛下能無痛念,宜停也。且自萬曆十一年之選,計於今不數年間,聞多有斃杖下者,正恐今日二百之選,不足當陛下數年之鞭撻,則異日更有老疾不堪之詔,陛下又何以示中外乎?臣又願陛下少停鞭撻,令見在宮人須臾無死,而以生事陛下也」。
《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五著錄,作十二卷,又潛初雜著十卷《四庫全書總目》僅著錄《聖學範圍》,而不及是書。《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僅上海圖書館入藏。(第334-336頁)

《北京女報》
此《北京女報》,存第七六、七八、八十、八六、八七、八八、九二、九三、九八、一○五、一〇七、一〇八、一一二至一一九、一四五、一五九、一七七、一七八、二一三、二一七、二一八、二二一、二二四、二二五、二二七、二三〇、二三三、二三四、二三六至二三九。共存三十九期,為日刊。第七六期的發行日期為「大清光緒三十一年十月初八日(1905年11月4日)」,以此推算之,則創刊號當為1905年8月21日,即光緒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清末至辛亥革命止,中國女子報刊雜誌大約出版十餘種左右,最早為1899年創刊的《女學報》,由《蘇報》主辦人陳範之女陳擷芬所辦;最晚的為《婦女日報》,為1991年6月在上海創刊。
《北京女報》在各種報學史、新聞史中很少有人述及,所見僅梁賓祿等編《中國新聞業史》「從《女學報》到《中國女報》」一節云:『《北京女報》也在這年出版』。又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云:「《北京女報》,一九○五年創刊於北京,張展雲主編」。然無進一步敘述。查諸中國各大圖書館所藏報刊目錄,僅南京圖書館存有部分,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十九日止,也即第三百二十五號至三百五十三號。
今所存女子報刊,除《北京女報》外,餘皆為月刊、季刊,且多出版數期後即告停刊,其中《女子世界》出版時間較長,發行了十七期後也宣告結束。應該說,《北京女報》是中國女子報刊中唯一而又僅存之日刊,然其停刊時間不詳,以發行至三百五十三號日刊來看,該刊已發行了一年之久,以一婦女刊物,辦報之早,持續之久也以此為最。
此刊經清廷註冊,印有「大清郵政局特准掛號認為新聞紙類」。館址在「前門外延壽街羊肉衚衕中間路北」,「代辦處鐵老鴰廟聚興報房」。又據「本報目價,零買四個大錢一張,每月當十大錢兩吊文」。日刊的內容有各種專欄,如「宮門抄」、「上諭」、「來函」、「電報」、「女界新聞」、「時事要聞」、「京外新聞」、「地學問答」、「家政學」、「小說」、「廣告」、「衛生」等等。
其第七十六號報道有孫中山革命黨消息,云:「革命黨逃往安南。香港報上說,革命黨孫文上月初九由日本跑出來,坐法國郵船到了上海十五日又由上海到了香港.十八日到香港並沒上岸,坐著[著]原船第二天就到安南去了。據說孫文在船上,恐怕旁人認出來,自稱為日本人」。
此刊亦為白話文體,因無創刊號,無從瞭解其發刊宗旨,然提倡女學、科學,普及女子教育,開通女智重視女權,講論女德,宣傳纏足的害處,旨在希望中國婦女覺悟,是研究中國近代早期女子教育的很有價值的報刊,也是當時中國北方地區唯一的婦女報刊。
《北京女報》藏美國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據名譽館長錢存訓博士告知,此乃芝大某教授從一美國人家庭中偶然撿得,以五元美金易之,贈於芝大遠東館者。(第400-401頁)

柳亞子《磨劍室題跋》
《磨劍室題跋》,柳亞子撰。沈津輯,計收柳亞子先生所撰題跋二百七十餘篇,七萬餘言。
柳亞子先生喜聚書,於鄉里文獻和南明史料,更是千方百計地搜求,嘗云:「余自束髮受書,即有志里中文獻,尤喜考求宋明末造忠臣義士、佚民遺老之書。蓋當宇宙羶腥,華夷混合,而能艱貞蒙難,捨命不渝,其孤忠亮節,有非人人所能幾及者,非從以文字為粉榆重也。稍長,從陳子巢南游,搜討益力。」(《潘節士力田先生遺詩》序)數十年來,先生積聚可觀,在吳江地區,所藏首屈一指。抗戰期間,先生苦心收集的南明史料,皆在香港九龍寓所中不知去向。
1949年建國後,先生積極支持祖國圖書館事業,將所收藏的鄉里文獻並部分書信資料悉數捐贈上海圖書館保存,這種保護圖書文獻,化私為公的高貴品質,值得表彰。
柳亞子先生收集的許多鄉里文獻中都有先生題跋和識語,跋語廣徵博引考證精當,庶可補《吳江藝文志》之未備。先生所跋,皆有時間可證,又可補先生年譜之遺。
我在幼年先祖父曾囑讀亞子先生詩文。我極佩服先生才思敏捷,寫作勤奮,而輯柳跋,始於1980年秋,當時在北京參加《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之役,與吾師顧廷龍先生朝夕相處,時時請益。一日,我問顧師,如將柳亞子藏書中跋文抄輯,集為一編,師以為如何?師曰,甚善,亞老書跋翔實致用,可為歷史工作者提供文獻之參考,也可為研究亞老提供資料。返滬後因業務繁忙,不暇及此,時抄時輟,後稍有餘閒,遂致力於抄錄之役,費極兩月之力,得以竣事。
據所見明清以來學者書札、題跋之中,數亞子先生手跡最難辨認。其書筆部分極為草率,不易辨識。亞子先生自己也說:「我寫字的毛病,就是太快,太隨便,倘然把一個一個的剪碎了,連我自己也會不認得的,這如何要得呢?」我在輯錄過程中,遇有不識之字,均請教於師友,並核對有關資料,而得以冰釋。今《題跋》早已完稿,交諸上海人民出版社,作為《柳亞子文集》之最後部分,我想此也是對亞子先生的一個紀念。(第381-3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