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現存卷冊及遞藏源流表
明嘉靖、隆慶年間抄成的《永樂大典》副本(習稱「嘉靖本《永樂大典》」),一直收藏在宮廷內府。由於官員監守自盜,以及清末八國聯軍劫掠,多達11095冊的皇皇巨製,到清末僅剩區區64冊。民國以後,藏於民間的《永樂大典》零冊逐漸浮出市面。因其作為文獻淵藪的重要文獻價值、存世孤罕的稀有性、裝幀的皇家氣派,受到了書賈、權貴的追捧和藏書家的珍愛。以北平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館長袁同禮為代表的圖書館人和學者,持續追蹤存世《永樂大典》線索,並通過購買、抄錄、攝影等方式,多方面收集存世《永樂大典》。截至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已收集嘉靖副本224冊(其中62冊因歷史原因暫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本文稱之為「平館寄存書」),超出目前已知存世《永樂大典》的一半還多。袁同禮之外,日本學者岩井大慧,中國學者張忱石、張升等持續追蹤存藏信息,也為存世《永樂大典》的調查、研究做出了貢獻。不過,在大規模高仿影印以及收藏單位在線發佈《永樂大典》之前,因藏家經常易手,且不容易見到實物,各家記錄存藏信息往往有偏差,目前所知存世《永樂大典》的冊數也沒有準確的數字。
中國國家圖書館歷年的蒐集為《永樂大典》的集中影印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影印工作也進一步促進了《永樂大典》的存藏調查。中華書局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永樂大典》影印方面用力尤深。1960年,中華書局利用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嘉靖本原本、傳抄本、攝影膠卷等,匯集《永樂大典》730卷影印出版,此後又於1982年(1986年又改四開線裝本222冊為十六開精裝本10冊)、2012年兩次增補新發現的卷冊,共計影印813卷。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近年發力蒐集、高仿影印存世《永樂大典》,自2004年高仿影印國內所藏163冊(2018年重印)後,2013年至今又陸續高仿影印海外所藏70冊,共計233冊。1962年台北世界書局以中華書局730卷為基礎並增補、替換15卷影印出版,中華書局1982年影印時又據以增補。
我們依據張升《〈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研究》《〈永樂大典〉流傳與輯佚新考》二書,拙文《國圖藏嘉靖本〈永樂大典〉來源考》,何大偉著、許海燕譯《歐洲圖書館所藏〈永樂大典〉綜述》,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高仿影印本信息、收藏單位在線書目與書影等,對嘉靖本《永樂大典》現存卷次、現存冊數(現藏地不詳者以及仿抄本不計冊數)、遞藏源流做簡單梳理(個別補充了新資料),同時標出各卷冊集中影印的情況,匯總成表(表1),以便大家瞭解和進一步推進研究和相關工作。為排版方便及節省篇幅,該表以「Z」代指中華書局2012年影印本,以「G」加年份代指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歷年出版的高仿影印本。嘉靖本《永樂大典》零葉遞藏情況也簡單梳理,另成一表(附表1)。為便於總體瞭解各國各機構存藏情況,我們又匯總整理《嘉靖本〈永樂大典〉存藏地一覽表》(附表2),放在最後。
根據我們的統計,目前確定的存世嘉靖本《永樂大典》冊數為416冊,分藏於7個國家的32家機構或個人(附表2)。其中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241冊、日本59冊、美國53冊、英國51冊、德國5冊、越南4冊、愛爾蘭3冊。從遞藏源流看,海外所藏者多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期間,由使館工作人員等從翰林院中劫走。
表1 《永樂大典》現存卷冊及遞藏源流表
原刊文津流觴第二輯,本文刊發書目文獻公號有經刪減